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道路扬尘
  • 3篇扬尘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排放因子
  • 2篇微粒子
  • 2篇物料
  • 1篇数学
  • 1篇排放特性
  • 1篇皮带
  • 1篇下乡
  • 1篇乡村
  • 1篇料斗
  • 1篇落料
  • 1篇机械厂
  • 1篇给料
  • 1篇粉体
  • 1篇粉体物料
  • 1篇变频
  • 1篇变频器
  • 1篇城市道路

机构

  • 7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7篇张猛
  • 5篇刘泽常
  • 4篇董希良
  • 3篇郝长瑞
  • 2篇张桂芹
  • 2篇杜亚鲁
  • 1篇王兆军
  • 1篇刘玉堂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在线喷水加湿控制道路扬尘排放的研究
2011年
利用实验室模拟装置,模拟道路扬尘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的飞扬溢出情况,并采用气水两相流雾化喷头,通过在线喷水加湿的方法以控制道路扬尘的排放量,探讨了喷头的空气压力和加水流量对道路扬尘排放的影响,并考察了最佳加湿条件(最佳的空气压力和加水流量)下道路扬尘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气水两相流雾化喷头的空气压力为0.3 MPa、加水流量为20 mL/min时,对道路扬尘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PM5、PM10的排放控制效果较好,此时3者的排放率分别为170.16、438.71、952.63 mg/kg,减排率分别达54.75%、58.82%、56.07%;采用在线喷水加湿的方法控制道路扬尘的排放,可以较小的加水流量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有助于降低降尘成本,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刘泽常张猛董希良郝长瑞
关键词:道路扬尘
在线加湿条件下开放源类微粒子排放数学模型的建立
2011年
利用实验室微粒子控制模拟试验装置,采用粉体物料自由下落溢出随机粉尘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在线加湿条件下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过程中微粒子排放特性;在一定动力因素条件下,探讨了微粒子含量、质量流量、含水率、样品种类、空气相对湿度、加湿流量和加湿压力等因素对开放源物料中微粒子排放率的影响;通过数学归纳和模型化处理,建立了在线加湿条件下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过程中大气微粒子排放率的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
刘泽常董希良张桂芹张猛郝长瑞
关键词:数学模型
开放源类物料中微粒子排放估算模型的建立
2011年
利用实验室微粒子控制模拟试验装置,采用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溢出随机粉尘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济南市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过程中微粒子排放规律;在一定动力因素条件下,探讨了物料种类、粒度组成,物料含水率,环境空气湿度,自由下落中质量流量等因素对物料排放率的影响;通过数学归纳和模型化处理,建立了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过程中大气微粒子排放估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认为,粒径、含水率是对排放率影响最大的因素,质量流量是对排放率影响最小的因素。经试验验证,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所获结论,对开放源类物料在转运、装卸、堆放等操作过程中大气微粒子的排放估算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泽常董希良张猛杜亚鲁
关键词:数学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遗存适应性再利用策略研究——以山东为例
在党二十大提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统筹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建设需要从以往增量扩张的单一路径,向注重社会人文要素融入和空间内涵品质提升的方向转型。然而相当长时期内乡村建设工作聚焦于村庄环境风貌整治和基础设施...
张猛
皮带输送均匀给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均匀给料装置,包括支架、料斗、皮带输送装置和落料调节装置,料斗和皮带输送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料斗位于皮带输送装置的上方,支架上还设有均料装置,该均料装置位于输送皮带的上方。均料装置由固定挡板和活...
张桂芹刘泽常王兆军刘玉堂张猛董希良
文献传递
城市道路扬尘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道路扬尘指道路积尘在一定动力条件作用下进入环境空气中形成的扬尘,主要来源于城市裸露地面、大规模旧城拆除、建筑施工扬尘、交通运输和道路清扫作业等。这部分颗粒物往往反复扬起,反复沉降,再次或多次进入空气,造成重复污染,严重影...
张猛
关键词:道路扬尘排放因子
文献传递
济南市道路扬尘排放因子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6
2012年
以济南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环保署AP-42模型和方法,通过道路分类、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实地观测和计算分析,获得道路粉尘负荷及四种类型道路扬尘的排放因子,探讨了排放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路面粉尘负荷随车流量增大而逐渐降低,城市城区路面粉尘负荷多小于城市外围路面,且外围道路路面粉尘负荷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大;支路和次干道排放因子相对较小,快速路排放因子较高,主干道排放因子最高,其TSP、PM10、PM2.5排放因子分别高达25.239 3 g/VKT、4.731 1 g/VKT、0.597 2 g/VKT;排放因子随平均车重增加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同种类型道路排放因子均随道路粉尘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次干道和快速路排放因子随车流量增大而减小。所获结论可为城市道路扬尘排放估算提供参考。
刘泽常张猛郝长瑞杜亚鲁
关键词:道路扬尘排放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