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威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分子
  • 5篇分子印迹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传感
  • 3篇电化学传感器
  • 3篇氯霉素
  • 3篇化学传感器
  • 2篇电聚合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安全
  • 2篇双通道
  • 2篇邻苯
  • 2篇邻苯二胺
  • 2篇聚邻苯二胺
  • 2篇抗坏血酸
  • 2篇二胺
  • 2篇苯二胺

机构

  • 6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6篇张威
  • 5篇赵晓娟
  • 4篇陈海光
  • 2篇白卫东
  • 1篇陈蓉蓉
  • 1篇李美欣
  • 1篇刘佳
  • 1篇黄丹丹

传媒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食品中氯霉素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简述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状况,综述2004年以来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常用检测技术的开发应用情况,重点介绍免疫速测、传感器等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对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张威赵晓娟陈海光
关键词:食品安全氯霉素
尼泊金乙酯、抗坏血酸及氯霉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本文针对尼泊金乙酯、抗坏血酸及氯霉素成功的制备了七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原位引发聚合法,以尼泊金乙酯(Ethylparaben, E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a-M...
张威
关键词:食品安全分子印迹技术传感器
文献传递
基于分子印迹电聚合膜的尼泊金乙酯电化学传感器
泊金乙酯(EP)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循环伏安法(CV)、方波伏安法(SWV)和电流-时间曲线法(I-t)对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该传感...
赵晓娟张威张其美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性能
抗坏血酸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以抗坏血酸(A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形成聚邻苯二胺(PPD)膜,经水将模板分子洗脱后,制得抗坏血酸分子印迹膜电极。优化的分子印迹条件为:以0.20 mol/L HAc-NaAc(pH 5.2)缓冲溶液为反应介质,o-PD和AA的摩尔比为1∶2,扫描电位为0~0.8 V,扫描速度为50 mV/s。利用CV、方波伏安法(SWV)和电流-时间曲线法(I^t)对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AA浓度在低浓度区(1.0×10-6~1.0×10-3mol/L)和高浓度区(1.0×10-3~4.5×10-3mol/L)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9×10-7mol/L。运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橙汁中的AA进行测定,并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传感检测技术快速、准确、成本低,适用于橙汁等食品中AA的测定。
张威赵晓娟黄丹丹陈海光侯向昶
关键词:分子印迹抗坏血酸电聚合电化学传感器聚邻苯二胺
双通道尼泊金乙酯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以尼泊金乙酯(EP)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利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对分子印迹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在双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进行电聚合,制得双通道尼泊金乙酯分子印迹膜电极(EP-MIP/SPCE)。利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曲线法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EP在双通道EP-MIP/SPCE上的氧化电流与EP在低浓度区(3.2×10^(-7) mol/L^3.2×10^(-6) mol/L)和高浓度区(2.7×10^(-5) mol/L^5.6×10^(-4) mol/L)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7×10^(-8) mol/L。运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酱油中的EP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2%~106.6%,实验结果表明,该双通道分子印迹传感器可对酱油等食品样品中的尼泊金酯类进行快速测定。
赵晓娟张威陈海光白卫东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聚合
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双通道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分别在玻碳电极(GCE)和双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原位电聚合形成聚邻苯二胺膜,经醋酸-乙醇混合溶液将模板分子洗脱,制得两种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电极(CAP-MIP/GCE和CAP-MIP/SPCE)。以K3Fe(CN)6为电活性探针,建立了间接测定氯霉素的分析方法,并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重现性和选择性等进行评价。CAPMIP/GCE和CAP-MIP/SPCE在溶液中的响应电流与氯霉素浓度分别在1.0×10^-5~1.0×10^-4 mol/L、2.0×10^-5~1.4×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5.2×10^-6、1.9×10^-6 mol/L。运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纯牛奶中的氯霉素进行测定,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氯霉素传感器选择性好、准确可靠,适用于牛奶样品中氯霉素的测定,其中双通道分子印迹传感器可同时平行检测样品两次,且样品用量少(50μL),在分析速度和重现性等方面比基于玻碳电极的分子印迹传感器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章锦涵张威李美欣陈蓉蓉赵晓娟刘佳白卫东陈海光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氯霉素聚邻苯二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