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志广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光学
  • 2篇发光
  • 2篇白光
  • 1篇透明微晶玻璃
  • 1篇谱性质
  • 1篇微晶
  • 1篇微晶玻璃
  • 1篇共掺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性
  • 1篇光谱性质
  • 1篇光学材料
  • 1篇光学性
  • 1篇光学性质
  • 1篇硅酸
  • 1篇硅酸盐
  • 1篇硅酸盐玻璃
  • 1篇二极管
  • 1篇发光二极管
  • 1篇发光特性

机构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2篇赵士龙
  • 2篇叶仁广
  • 2篇徐时清
  • 2篇王焕平
  • 2篇崔志广
  • 1篇马红萍
  • 1篇华有杰

传媒

  • 2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Eu^(2+)/Sm^(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Eu2+/Sm3+共掺硅酸盐玻璃,研究了Eu2+/Sm3+共掺硅酸盐玻璃的热稳定性能和发光特性。研究发现,在近紫外光360 nm激发下,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明显的蓝绿光(475 nm)、黄光(562 nm)、橙光(599 nm)和红光(644 nm和706 nm)发光。其中蓝绿光(475 nm)是由于Eu2+的4f65d1→4f7辐射跃迁,黄光(562 nm)是由于Sm3+的4G5/2→6H5/2辐射跃迁,橙光(599 nm)是由于Sm3+的4G5/2→6H7/2辐射跃迁,红光(644 nm和706 nm)是由于Sm3+的4G5/2→6H9/2和4G5/2→6H11/2辐射跃迁。随着Sm3+离子浓度的增加,Eu2+/Sm3+共掺硅酸盐玻璃的色度从蓝绿光区域逐渐向白光区域移动。当Eu2+,Sm3+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0.05%和1.0%时,硅酸盐玻璃的色坐标为(0.312,0.307),接近纯白色点的色坐标(0.333,0.333)。研究结果表明,Eu2+/Sm3+掺杂硅酸盐玻璃是一种潜在的白光LED基质材料。
叶仁广徐时清华有杰崔志广邓德刚王焕平赵士龙黄立辉
关键词:光学材料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白光LED
Eu^(2+)/Dy^(3+)共掺SrSiO_3透明微晶玻璃的光学性质被引量:4
2012年
在还原气氛中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2+-Dy3+共掺硅酸盐玻璃,热处理后得到了Eu2+-Dy3+共掺透明SrSiO3微晶玻璃。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不同Eu2+-Dy3+物质的量比下微晶玻璃发光的变化并计算了对应的色坐标。研究发现,样品发射光谱范围在400~600nm,其中400~550nm(绿光)的宽发射谱带来自Eu2+的5d→4f跃迁,而位于483nm(蓝光)和575nm(黄光)的尖峰则来自Dy3+的4F9/2→6 H15/2和4F9/2→6 H13/2跃迁;在紫外(UV)光(365nm)激发下通过调控Eu2+-Dy3+物质的量比可得到发白光的微晶玻璃,当Eu2+-Dy3+物质的量比为1∶8时,Eu2+-Dy3+共掺SrSiO3透明微晶玻璃所发白光最佳,对应的色坐标(0.268,0.356)位于CIE标准色坐标图的白光区域且最接近理想白光。结果表明,Eu2+-Dy3+共掺SrSiO3透明微晶玻璃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用基质材料。
崔志广叶仁广邓德刚赵士龙王焕平马红萍徐时清
关键词:微晶玻璃光学性质白光发光二极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