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ITO加热片的金属膜电极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TO加热片的金属膜电极的制作方法,首先将ITO基板依次用丙酮溶液、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超声处理10分钟;用氧等离子清洗机清洗7分钟,使得ITO基板表面清洗干净;把ITO基板移至手套箱中;将ITO基板的一...
- 胡俊涛余承东程群宗艳凤梅文娟邓亚飞吕国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大面积LCD屏的ITO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面积LCD屏的ITO加热片的制作方法,采用分区加热的方式来设计,将整个ITO基片采用刻蚀的方法按一定的面积比例进行分区,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清洗、涂光刻胶、曝光、显影、ITO的刻蚀、电极制备、封胶。...
- 胡俊涛余承东宗艳凤程群梅文娟邓亚飞杨劲松吕国强
- Bphen掺杂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为改善OLED器件的载子注入平衡,本文在其结构ITO/MoO3/NPB/Alq3/Cs2CO3/Al中,分别引入高电子迁移率材料Bphen及Bphen∶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通过改变Bphen的厚度以及Bphen中Cs2CO3的体积掺杂浓度,研究其对器件发光亮度、电流密度和效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phen或者Bphen∶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均能提高器件的电子注入能力,改善器件的性能。相比于未引入Bphen的器件,采用25nm的Bphen作为电子传输层,改善了器件的电子注入,使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提高112%;采用体积掺杂浓度为15%,厚度为5nm的Bphen∶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减小了电子注入势垒,使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提高27%,并且掺杂层厚度的改变对器件的电子注入影响很小。该方法可用于OLED器件的阴极修饰,对器件性能的提升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胡俊涛程群余承东杨劲松梅文娟陆红波王洁然
- 关键词:电子传输层OLED
- 溶液法制备SimCP:FIrpic掺杂的蓝色磷光器件被引量:6
- 2015年
- 文章以小分子材料SimCP作为发光主体,通过溶液法制备了掺杂铱配合物FIrpic的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分别从发光层的溶剂和FIrpic掺杂浓度两方面研究了其对器件发光效率和光谱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高沸点、低挥发性的氯苯作为溶剂制作的器件,相比以二氯甲烷作溶剂的器件,开启电压降低到只有6V,且发光光谱的主峰位置由492nm处转移到468nm处,更偏蓝色;客体FIrpic掺杂浓度越小,492nm处的发光强度越弱,而468nm处的主峰相对增强;但浓度过小会使能量转移不充分,在400nm处出现新的发光峰,过大则造成浓度淬灭。当SimCP∶FIrpic比例为12∶1时,器件性能最佳,开启电压4.2V,最大亮度3060cd/m2。
- 胡俊涛宗艳凤邓亚飞程群
- 关键词:溶剂
- 基于ITO加热片的金属膜电极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TO加热片的金属膜电极的制作方法,首先将ITO基板依次用丙酮溶液、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超声处理10分钟;用氧等离子清洗机清洗7分钟,使得ITO基板表面清洗干净;把ITO基板移至手套箱中;将ITO基板的一...
- 胡俊涛余承东程群宗艳凤梅文娟邓亚飞吕国强
- 文献传递
- 基于微纳材料和结构的OLED器件发光特性研究
-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发光理论、功能材料和器件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发光效率仍然不高。荧光器件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磷光器件虽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能够达到100%,但其外量子效率仅在20%左右。...
- 程群
- 关键词:电子传输层内量子效率微透镜阵列出光效率
- 一种用于大面积LCD屏的ITO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面积LCD屏的ITO加热片的制作方法,采用分区加热的方式来设计,将整个ITO基片采用刻蚀的方法按一定的面积比例进行分区,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清洗、涂光刻胶、曝光、显影、ITO的刻蚀、电极制备、封胶。...
- 胡俊涛余承东宗艳凤程群梅文娟邓亚飞杨劲松吕国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