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P-2α、E-cadherin及β-catenin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AP-2α、E-cadherin及β-catenin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及34周前分娩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而研究其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30例晚发型子痫前期及10例34周前分娩的孕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胎盘中AP-2α、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及34周前分娩的孕妇胎盘组织比较,AP-2α及E-cadherin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与晚发型子痫前期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且AP-2α及E-cadherin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
- 高漫刘彤张岩王晓芳梁成波
- 关键词:早发型子痫前期Β-CATENIN免疫组化
- 读片窗及答案
- 2007年
- 病例 女,42岁,12天前无意发现左乳腺肿物,拇指甲大小,质软,轻微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未予治疗。影像学检查,超声:双侧乳腺增生,左乳腺包块伴液化。钼靶X线未见确切肿块影。CT平扫:左乳头水平腺体深部近胸壁处见一卵圆形结节影,大小约2.8cm×2.0cm,内部密度较均匀,平均CT值约为16HU,结节后缘清晰光滑,
- 王慧颖张岩
- 关键词:读片窗乳腺肿物局部皮肤乳腺包块钼靶X线CT平扫
- Kartagener’s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病例男,26岁,已婚2年,不育。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咳血,久治不愈,近期加重,经系统抗炎治疗,疗效不显著来我院检查。患者自出生开始反复发生肺部感染,伴长期咳脓性痰,于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歇性痰中带血、胸闷、胸痛等症状,无呼吸困难。本次发病于入院前9d,因受凉后出现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症状加重,痰为黄脓样,经抗炎治疗后症状减轻,外院X线胸片显示肺内病变未见减小。
- 苗淼张岩王慧颖张伟
- 关键词:卡塔格内综合征超声心动描记术
- 支气管乳头状囊腺瘤1例报告
- 2010年
- 通过对1例支气管乳头状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化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加深对这一少见疾病的了解。
- 张岩王慧颖张伟舒红张楠楠
- 关键词:胸部增强CT病理诊断
- 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凝溶胶蛋白(GSN)、游离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子痫前期重度(SPE)、轻度(MPE)患者各30例、同孕龄健康孕妇(对照组1)和足月健康孕妇(对照组2)各30例,比较4组外周血中血浆GSN和游离VDBP的水平,以及凝血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结果 MPE和SPE组中GSN、VDBP及PLT、PT、APTT、FIB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P<0.05),D-dimer明显高于对照组1(P<0.05)。SPE组中GSN、VDBP及PLT、PT、APTT、FIB的含量明显低于MPE组(P<0.05),D-dimer明显高于MPE组(P<0.05)。在健康孕妇中,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随着孕周的增加,GSN水平呈下降趋势,VDBP水平呈上升趋势,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凝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GSN、VDBP水平较健康孕妇显著降低,血液呈病理性高凝状态,且随着病情加重变化更为明显,与孕周关系不大。
- 张岩刘彤高漫梁成波
- 关键词:凝溶胶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子痫前期
- 儿童哮喘肺HRCT空气潴留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儿童哮喘患者呼气末HRCT空气潴留的表现;明确空气潴留的面积与肺功能阻塞性指标如FEV1、FEF25%~75%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名哮喘儿童行呼气末HRCT扫描,并于同一天或第2天做肺功能检查。在HRCT上分别于上、中、下肺野选取2个可清晰显示空气潴留的层面。用一张规格为2mm×2mm的透明方格纸对空气潴留的面积进行评估。根据空气潴留面积占全肺面积的比例,将其分为3级:Ⅰ级<5%,Ⅱ级5%~25%,Ⅲ级>25%。然后将空气潴留的级别与肺功能的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哮喘儿童肺呼气末HRCT空气潴留出现率为90.5%(19/21);②下叶是空气潴留最好发的部位,占100%(19/19);③空气潴留级别与肺功能阻塞性指标FEV1、FEF25%~75%、FEF50%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5,P<0.01;r=-0.499,P<0.05;r=-0.521,P<0.05)。④肺功能正常的哮喘儿童肺HRCT空气潴留出现率为87.5%(14/16)。肺功能正常的哮喘儿童在肺HRCT可观察到明显的空气潴留征,其空气潴留级别可达到Ⅱ、Ⅲ级。结论:肺呼气末HRCT空气潴留可直观显示气道病变的不均匀分布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空气潴留征比肺功能异常改变出现早,其敏感性明显高于肺功能检查,可用于评价肺功能正常的哮喘儿童的小气道病变。
- 张岩张伟尚云晓张楠楠
- 关键词:哮喘空气潴留呼吸功能试验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