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龙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硅烷化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莜麦的非淀粉多糖被引量:7
- 2013年
- 本文采用硅烷化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白燕2号等内蒙古不同品种莜麦中可溶性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去脂肪,80%乙醇去游离糖,在pH=5的HAC缓冲液中用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酶解,可得到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ISNP)。经酸水解后,对其非淀粉多糖的各组成单糖采用硅烷化进行衍生物制备,直接气相色谱法测定。本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84-0.99909之间,木糖含量在1.984-4.384 mg/g之间,甘露糖含量在1.866-3.221mg/g之间,半乳糖含量在0.454-0.903mg/g之间,葡萄糖含量在5.31-10.528mg/g之间,总量在9.614-17.016mg/g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莜麦中可溶性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测定,为莜麦的深入品质评价及进行产品有效成分提取和利用,提供了较科学的营养学依据。
- 许辉白国涛潘国卿赵宇龙
- 关键词:气相色谱非淀粉多糖
- 内蒙古荒漠生物土壤结皮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微自然景观,它是由蓝细菌、绿藻类、地衣、苔藓、小型真菌和其它细菌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嵌合体,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发挥在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古生菌和真菌...
- 赵宇龙
- 关键词:荒漠地区生物土壤结皮真菌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浑善达克沙地夏冬季浅色型生物土壤结皮中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对于遏制土壤荒漠化、恢复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BSCs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角色是微生物。但关于BSCs中微生物组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系统,特别是对其中的古菌鲜有研究报道。【方法】通过构建和分析古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揭示浑善达克沙地BSCs中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类型组成,并比较它们夏季和冬季的变化。【结果】BSCs样品颜色为褐色,厚度较薄,所含氮和磷营养养分不高;8月份和11月份的BSCs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覆盖度均达95%以上,代表性强;两个文库共得到可用的142条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以0.03为Cutoff值、这些序列分入10个OTUs中,两个季节的最优势种群相同;8月份和11月份的古菌均属于奇古菌门,但群落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即各自所独有的种群分别有1个和4个;BSCs中古菌多样性均不高,但11月份的明显高于8月份的。【结论】温带沙地浅色型BSCs中古菌的主要为奇古菌、多样性低,其群落结构随季节变换而有较大变化。本研究为系统认识BSCs古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作用提供了基础。
- 杜颖赵宇龙赵吉睿张猛陈彦璋冯福应
- 关键词:RRNA
- 粘细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对粘细菌生物活性物质、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其生态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孙鑫鑫赵宇龙冯福应
- 关键词:粘细菌活性物质农业生态
- 乌梁素海小口湖区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通过构建和分析细菌的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研究了2008年7月乌梁素海小口湖区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其中发现小口的49个克隆子主要与δ-proteobacteria(24.5%)Acidobacteria(18.4%),α-proteobacteria(14.3%),γ-proteobacteria(14.3%)和Chloroflexi(14.3%)相关。此外并通过多样性分析发现,富营养化较轻的小口湖区沉积物中细菌数量较多,多样性较完整,分布均匀。与其它相关研究比较发现,乌梁素海小口湖区发现的α-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均为淡水湖生态系统(例如太湖)中常见菌群,而Firmicutes,γ-pro-teobacteria等菌群多出现在太湖沉积物中,水体中很少。但是与典型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组成不同的是乌梁素海中存在一部分的轻度嗜盐碱细菌。α,γ-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以及Chloroflexi的某些类群数量优势可能是对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总之,细菌群落与水体富营养化关系紧密,但错综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 张晓军赵宇龙金一荻冯福应
- 关键词:乌梁素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系统发育分析
- 基于结冷胶培养基的乌梁素海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分别采用琼脂和结冷胶作为培养基的固体支撑物,用培养和分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乌梁素海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对比发现在以结冷胶作为固体支撑物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总数约为传统琼脂培养基的3倍,此外菌落的形态、颜色等,也有很明显的不同。在结冷胶培养基上共分离得到41株纯培养物,测定其16S rDNA部分序列并据此进行分析,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β-Proteobacteria(48.8%)、Actinobacteria(19.5%)、γ-Proteobacteria(9.8%)、α-Proteobacteria(7.3%)、Deinococcus-Thermus(7.3%)以及Firmicutes(7.3%)。其中,与嗜氢菌属(Hydrogenophaga)发育系统关系密切的细菌为优势属。
- 金一荻冯福应赵宇龙张晓军
- 关键词:乌梁素海可培养细菌细菌多样性
- 毛乌素沙漠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真菌参与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的形成,在荒漠化土壤植被恢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真菌18S rDNA文库,分析了毛乌素沙漠BSCs真菌群落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BSC s中真菌组成分为两大类群,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占了全部真菌总数的58%,担子菌门占全部真菌的42%。子囊菌门分别有Boeremia、Phaeosphaeria、Trematosphaeria、Dendryphion、Paraconiothyrium、Cryomyces、Davidiellaceae、Fu-sarium、Chaetomium、Coniosporium属。担子菌门的有Cryptococcus、Laetisaria、Rhizoctonia、Malassezia 4个属。本研究对BSCs的形成、发展理论研究以及应用于植被恢复的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 赵宇龙张晓军金一荻冯福应
-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毛乌素
- 气相色谱法测定莜麦中非淀粉多糖组成单糖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研究了测定莜麦中的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方法为衍生化-气相色谱法。通过对衍生方法、衍生试剂及衍生条件等的实验摸索,确定了使用烷基化衍生化法,采用三甲基氯硅烷作为衍生试剂,在80℃衍生,衍生时间为80min时,无论单糖标准物还是莜麦中的非淀粉多糖提取物均可制备得最佳衍生物,并可得到较理想的色谱分离峰。本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 84-0.999 09之间,可适用于莜麦中可溶性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相关组成单糖的分离和测定,为进一步分析非淀粉多糖其它组成单糖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许辉李淑慧赵宇龙白国涛杨秋林
- 关键词:硅烷化非淀粉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