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新
-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下肢放射痛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可有下肢放射痛的临床表现。国内外目前有关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发下肢放射痛的文章较少,且临床和文献中对下肢放射痛机制的解释较模糊。本文试图通过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从神经肌肉筋膜解剖生理关系、生物力学改变、疾病引起的相关病理过程及临床实证方面阐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下肢放射痛的机制,为临床提供相关诊疗依据。
- 东玫岐王学新周莉颖王亚楠
-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下肢放射痛发病机制
- 针刺颈夹脊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MMP-3)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并设空白对照组。针刺组取颈部夹脊穴,药物组采用布洛芬加颈复康灌胃。治疗30d后,采用ELISA技术检测颈椎间盘MMP-1、MMP-3、TIMP-1的含量,并以光镜下椎间盘组织形态学退变为对比依据。结果:针刺和药物治疗组椎间盘较模型组形态稍规则,纤维环排列稍整齐,髓核皱缩轻;促进椎间盘胶原分解的MMP-1、MMP-3组间比较,各造模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比模型组减少(P<0.05);TIMP-1组间比较,各造模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针刺组比模型组增多(P<0.05),其它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可能通过调控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系统而达到治疗椎间盘退变性颈椎病的作用。
- 王学新李永春马晓芃韩兆诚
-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颈夹脊穴MMP-3
- 体操棒训练方法在偏瘫上肢康复中应用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体操棒训练方法在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作业疗法(上肢砂袋抗阻运动、砂磨板、滚筒、木钉插板等)和运动疗法,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加用体操棒训练0.5h。治疗2个月后评定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Fulg-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值统计学分析,说明体操棒训练有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 温敬波王学新金美善林发亮王欢修莹莹张泽平迟李悦
-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
- miR-183表达水平与椎间盘退变预后的关系及其在髓核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 王学新林发亮王亚楠
- 电针"足三里、悬钟"对穴治疗脑卒中偏瘫驰缓性足下垂疗效观察
- 王亚楠王学新
- 半乳糖凝集素-3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新进展
- 2023年
-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1],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我国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在脑卒中的作用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2]。纵观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它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内皮损伤、巨噬细胞分化和泡沫细胞形成、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小胶质细胞激活、血管生成、神经元迁移和再髓鞘化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下文将进一步阐述Gal-3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希望为脑卒中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标志物和参考依据。
- 马甜甜王振宇(综述)王学新
- 关键词:GALECTIN-3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 陈式太极拳在膊运法中的应用
- 2006年
- 推拿手法是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它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
- 高志勇王学新
- 关键词:陈式太极拳
- 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疗效差异表面肌电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及二者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法组、电针结合手法组三组,每组20例。电针组选患侧肢体的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两组穴位进行针刺并通以疏密波脉冲电流,手法组用神经发育疗法的相关技术对患者进行踝背屈的主被动训练治疗,结合组进行电针和手法的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一天和治疗结束后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定、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测量和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sEMG)检测。结果三组患者FMA-L、踝关节AROM及胫前肌sEMG治疗后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合组比其它两组疗效更好,FMA-L、sE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治疗都能改善偏瘫足下垂患者的运动功能、踝关节的AROM和胫前肌的sEMG,而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结合应用疗效更佳。
- 王学新林发亮褚文政姚艳萍宋俊李伟谢琳宋世庆赵树玲
- 关键词:电针康复训练足下垂表面肌电
- 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加电针足三里、悬钟穴,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悬钟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有较好临床效果。
- 王亚楠王学新王鹏杨琪王艳雪
- 关键词:电针卒中足下垂
- Galectin-3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作为促炎因子,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此外,Gal-3还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及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Gal-3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有助于脑卒中的防治,本文就Gal-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金霞王学新陈琦王振宇马甜甜
- 关键词:GALECTIN-3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促炎因子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