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青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的电离常数被引量:3
- 2008年
-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电离常数的方法.介绍了测试原理、测试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测定结果表明:溶剂、溶液pH值和测定波长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测定得到自行合成的酯化率为32.34%的HPMCT在无水乙醇-水体系中的pKa值为4.77.
- 王文俊徐雅青邵自强李永红
-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电离常数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的制备与性能测定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制备肠溶包衣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HPMCP),并分析其结构和性能。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进行表征,并测试HPMCP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pH敏感性及其在人工肠液中的溶解情况。结果HPMCP中邻苯二甲酰基的含量与制备过程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的量密切相关;丙酮/乙醇/水等混合溶剂是HPMCP的良溶剂;HPMCP在pH5.1~5.4缓冲液中能快速溶解。结论HPMCP有较好的包衣工艺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 邵自强徐雅青王文俊李永红田武
- 关键词:肠溶包衣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合成了肠溶性药物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HPMCT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pH敏感性及在pH=6.86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并对HPMCT的包衣过程、包衣片的释放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乙醇/水、丙酮/乙醇、乙醇/水等都是HPMCT的良溶剂,并且在溶解过程初期不发生团聚.用悬浮包衣法制作包衣,不需要增塑剂,即可制成致密、光滑、有金属光泽的包衣膜,具有较好的包衣工艺性能;根据酯化率不同,所制备得到的HPMCTpH敏感值范围为3.8~4.0,包衣片在胃液的pH环境中不发生崩解,在pH=6.86的缓冲溶液中20 min内释放度达到92.60%,符合作为肠溶包衣材料的要求.
- 王文俊邵自强徐雅青李永红张莉廖兵
- 关键词:肠溶包衣PH敏感性
- CaCl_2浓度对聚阴离子纤维素粘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为了分析二价金属盐溶液对聚阴离子纤维素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CaCl2溶液的添加量,测试聚阴离子纤维素水溶液的粘度、酸粘比。PAC粘度随CaCl2溶液浓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有一个峰值。讨论了在不同盐浓度阶段,大分子形态的变化,离子型纤维素醚——聚阴离子纤维素在低盐浓度范围表现出聚电解质的性质,与二价金属离子发生键合作用,使得聚阴离子纤维素粘度变化。一定量乳酸的加入,因综合效应,酸粘比总趋势是增大的。
- 王霞王文俊邵自强徐雅青吴曼丽
- 关键词:聚阴离子纤维素盐溶液聚电解质粘度乳酸
- 长链纤维素酯在DMAc/LiCl中的均相制备及表征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75%乙二胺水溶液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后,以DMAc/LiCl为溶剂,高级脂肪酸为酯化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共反应剂在均相状态下合成了纤维素棕榈酸酯和硬脂酸酯。运用红外光谱1、H-NMR、X射线衍射、DSC等手段对产品的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棕榈酸酯的取代度随反应时间延长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与纤维素相比,纤维素棕榈酸酯的结晶度下降,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也远低于醋酸纤维素和醋酸丁酸纤维素。纤维素棕榈酸酯和硬脂酸酯分子结构中取代基支链起到了内增塑作用,可改善材料的加工工艺性。
- 门爽王文俊邵自强朱怡超徐雅青
- 关键词:均相反应
- 纤维素醚酯辅料合成优化和性能分析研究
- 徐雅青
- 关键词:PH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