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山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竹基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生物炭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耐酸碱腐蚀等特性,是优良的污染物吸附材料。当生物炭用于液相吸附时,人们主要使用过滤法将吸附后的生物炭分离或回收,但过滤法普遍存在筛网堵塞或吸附剂流失等棘手的问题,因此生物炭的实际应用受到制...
- 吴明山
- 关键词: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棕榈藤材解剖特征的取样方法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探寻棕榈藤材解剖构造特征的科学取样方法,以黄藤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整根藤茎每节的导管比量、密度、直径、长度,纤维比量、长度、直径、双壁厚,以及纤维素结晶度、晶体宽度和长度等基本结构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中部5个藤节的各项指标平均值最接近整株藤茎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因此,建议取藤茎长度的中部5个藤节对棕榈藤解剖特征进行研究。
- 汪佑宏徐斌武恒涂道伍吴明山江泽慧费本华刘杏娥田根林
- 关键词:棕榈藤取样方法结晶度
- 一种棕榈藤材的防脆裂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榈藤材的防脆裂处理方法,步骤包括:将棕榈藤材先进行调湿处理,再浸入浸注试剂中,真空浸注获得浸注的藤材,将浸注的藤材加热软化,再弯曲成所需的形状,最后加热干燥,固化成型;本发明所述方法使得棕榈藤材在弯曲之...
- 汪佑宏刘杏娥田根林徐斌武恒涂道伍鲁瑾吴明山
- 文献传递
- 越南红藤、小白藤和玛瑙省藤的主要解剖特性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提高棕榈藤材的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选择了越南红藤、小白藤和玛瑙省藤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图像分析方法,对其组织比量、纤维、维管束及后生木质部大导管等解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玛瑙省藤的纤维和导管的比量最多,分别为24.9%、33.3%。玛瑙省藤的维管束尺寸最大,径向尺寸和弦向尺寸分别为754.378、739.835μm;小白藤的最小,其值分别为348.027、319.348μm,各藤材维管束弦向尺寸均小于径向尺寸。玛瑙省藤的导管尺寸同样最大,为380.505μm。红藤的纤维最长,为1 246.802μm;小白藤最短,为734.856μm;小白藤和红藤的纤维长宽比均大于54,腔径比小于0.75,壁腔比小于1,适合作为造纸原料。F检验结果表明,玛瑙省藤两样本之间的维管束、导管尺寸,以及纤维腔径、腔径比、壁腔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 吴明山汪佑宏徐斌武恒涂道伍江泽慧费本华刘杏娥田根林
- 关键词:红藤
- 一种棕榈藤材的防脆裂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榈藤材的防脆裂处理方法,步骤包括:将棕榈藤材先进行调湿处理,再浸入浸注试剂中,真空浸注获得浸注的藤材,将浸注的藤材加热软化,再弯曲成所需的形状,最后加热干燥,固化成型;本发明所述方法使得棕榈藤材在弯曲之...
- 汪佑宏刘杏娥田根林徐斌武恒涂道伍鲁瑾吴明山
- 文献传递
- 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方法,包括了采集试材及取样、制片和常规解剖特征测量三个步骤。本发明采用生物解剖方法,从整株藤材从基部到梢部,即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年份,通过对藤材输导组织——导管的比量、密度、直径和长度,机械组...
- 汪佑宏刘杏娥柯曙华武恒涂道伍张令峰田根林高龙芽鲁瑾吴明山
- 文献传递
- 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16年
- 生物炭以其优良的污染物吸附效果受到关注,但不易从溶液中分离的难题限制了其应用。通过与磁性介质结合,将生物炭磁化,使其能够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综述了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结构类型及制备方法,分析了影响产物属性的浸渍比率、热解温度、保留时间等因素,并重点介绍了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最后对磁性生物炭发展趋势及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吴明山马建锋杨淑敏田根林汪佑宏刘杏娥
- 关键词:浸渍热解重金属吸附
- 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方法,包括了采集试材及取样、制片、常规解剖特征测量和计算分析及藤龄判断四个步骤。本发明采用生物解剖方法,从整株藤材从基部到梢部,即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年份,通过对藤材输导组织——导管的比量、密度...
- 汪佑宏刘杏娥柯曙华武恒涂道伍张令峰田根林高龙芽鲁瑾吴明山
- 文献传递
- 高地钩叶藤与钩叶藤组织比量的变异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为合理开发利用棕榈藤资源,以高地钩叶藤和钩叶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系统分析各组织比量在径向和轴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和钩叶藤薄壁组织、后生木质部大导管、纤维及筛管比量分别为59.6%和50.2%、15.9%和16.4%、19.6%和28.9%、4.9%和4.5%,其中薄壁组织比量高地钩叶藤比钩叶藤高18.7%,纤维比量低32.2%,经F检验差异在0.05、0.01水平上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径向由外向内,薄壁组织比量呈增大趋势,后生木质部大导管比量、纤维比量和筛管比量呈减小趋势。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高地钩叶藤薄壁组织比量、钩叶藤筛管比量先增大后减小,钩叶藤薄壁组织比量、高地钩叶藤后生木质部大导管比量不断增加,高地钩叶藤和钩叶藤纤维比量呈下降趋势。
- 刘杏娥吴明山汪佑宏费本华田根林徐斌武恒涂道伍
- 关键词:组织比量薄壁组织纤维导管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