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强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中心医院科研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结肠
  • 6篇蛋白
  • 6篇小鼠
  • 6篇结肠炎
  • 4篇慢性
  • 4篇NADPH氧...
  • 3篇调节蛋白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应激
  • 3篇内质网
  • 3篇内质网应激
  • 3篇葡聚糖
  • 3篇葡聚糖硫酸钠
  • 3篇葡萄糖调节蛋...
  • 3篇葡萄糖调节蛋...
  • 3篇聚糖
  • 3篇GRP78
  • 3篇表达及意义

机构

  • 10篇河南科技大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阳市第二人...

作者

  • 17篇高强
  • 6篇陈攀
  • 6篇常永超
  • 5篇陈梦露
  • 5篇冯丹丹
  • 4篇高磊
  • 3篇金建军
  • 3篇李小珍
  • 3篇吴玉丹
  • 2篇高社干
  • 2篇冯笑山
  • 2篇茹艺
  • 2篇魏秀芹
  • 2篇张鹏飞
  • 2篇陈晓杰
  • 1篇王玉峰
  • 1篇郑玉峰
  • 1篇郁卫东
  • 1篇曹蕾
  • 1篇高强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RE1α和IRE1β在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肌醇需求酶1(IRE1)α和IRE1β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10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只,正常饮水;慢性炎症组10只,先给予1.0%DSS自由饮用7 d,然后正常饮水14 d如此作为一个周期,循环3个周期建立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测定和HE染色等方法评估肠道炎症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内质网应激因子IRE1α、IRE1β、非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u)、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和黏蛋白(MUC)2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E1α、IRE1β和MUC2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无肠炎表现,而慢性炎症组在3个周期末结肠出现炎症表现。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白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在慢性炎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XBP1s和IRE1αmRNA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异;XBP1u mRNA在慢性炎症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IRE1β和MUC2 mRNA在慢性炎症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IRE1α蛋白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的刷状缘、浆细胞等细胞的胞质中,其表达量在炎症组高于对照组,IRE1β蛋白和MUC2蛋白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胞质中,两者表达量在炎症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RE1α可能通过对XBP1进行剪接来参与肠道炎症反应,并且IRE1α还有可能通过其他机制来调节自身的表达来参与炎症过程;IRE1β和MUC2可能与结肠上皮的功能维持有关,在肠道炎症过程中IRE1β和MUC2表达功能受到抑制而影响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戴发亮董仕桢轩青霞陈梦露陈攀冯丹丹范永刚高强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慢性结肠炎
TUDCA缓解小鼠肠炎对内质网应激与双氧化酶2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ate,TUDCA)缓解DSS诱导的小鼠肠炎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蛋白与肠黏膜过氧化氢产生酶双氧化酶2(dual oxidase2,Duox2)表达的研究。方法 7周C57BL/6J雄性小鼠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炎症组、干预组。炎症组和干预组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小鼠肠炎,干预组再以500 mg/kg的TUDCA灌胃。8 d后处死小鼠,收集结肠作HE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Duox2及ERS相关蛋白Grp78、Atf6、P-Ire1α/Ire1α、Ire1β、P-Perk/Perk的表达。结果 TUDCA明显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炎症组Grp78、P-Perk/Perk蛋白及Duox2表达均升高,干预组这三种蛋白表达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余ERS相关蛋白表达无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rp78和Duox2三组表达水平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相一致。结论 TUDCA缓解小鼠肠炎可能与抑制内质网Grp78-Perk通路有关,该通路与Duox2表达相互影响。
梁君高强崔梅花郁卫东侯晓琳杨成李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内质网应激牛磺熊去氧胆酸
NADPH氧化酶NOX1、NOX2和DUOX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家族(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s,NOXs)的主要成员NOX1、NOX2和双氧化物酶(dual oxidase,DUOX)2(人:NOX1、NOX2和DUOX2;小鼠:Nox1、Nox2和Duox2)在人炎症性肠病和小鼠肠炎模型结肠中的表达。方法人结肠标本选自于通过结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炎症性肠病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边缘5 cm以上正常组织;同时选用8~10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建立结肠炎模型,采用掷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肠炎组,慢性肠炎组先自由饮用1.0%(质量分数)葡聚糖硫酸钠7 d,然后自由饮水14 d,循环3次;通过体质量变化和HE染色方法评估肠道炎性反应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结肠组织中NOX1、NOX2及DUOX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在人炎症性肠病中三者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OX1、NOX2和DUOX2 mRNA在人炎症性肠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自身正常对照组织,分别增高2.8、2.0和3.3倍(P均<0.01);与人不同,Nox1和Duox2 mRNA在小鼠慢性肠炎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x2 mRNA增加2.4倍(P<0.01)。Nox1蛋白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和胞质中表达;Nox2蛋白主要表达于浸润的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uox2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低表达;三者在人炎症性肠病结肠组织中表达均上调(均P<0.01);在小鼠慢性肠炎模型中,Nox2和Duox2蛋白上调(均P<0.01),而Nox1无变化。除了NOX2 mRNA在男性病人表达高于女性病人外,未发现这些氧化酶与病人临床特征之间有关联。结论NOX1、NOX2和DUOX2不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炎症性肠病初期阶段的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轩青霞戴发亮陈攀冯丹丹金建军高强
关键词:NADPH氧化酶炎症性肠病
贲门癌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促进贲门癌的诊断和治疗,探讨CyclinD1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贲门癌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贲门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该蛋白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评价CyclinD1蛋白的临床意义。结果贲门癌组织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为84.8%(27/32)高于癌旁组织的40.6%(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贲门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转移等无关。CyclinD1在个临床分期≥Ⅲ_b的阳性表达为70.6%(12/17),在临床分期<Ⅲ_b的阳性表达为26.7%(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D1贲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临床分期相关,CyclinD1在贲门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茹艺陈晓杰张鹏飞高社干高强冯笑山
关键词:贲门癌CYCLIND1
NADPH氧化酶Nox1和Duox2在小鼠肠炎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Noxl和Duox2在小鼠肠炎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8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组和3.0%DSS组,每组10只,正常组正常饮水,1.5%和3.0%DSS组分别自由饮用含有1.5%或者3.0%DSS的饮水,共6d建立小鼠急性肠炎模型.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结肠长度测定和HE染色等方法评估肠道炎症程度.利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结肠组织中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lutathione,GSSG/GSH)比率等氧化应激指标,以评估机体氧化应激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NADPH氧化酶Nox1和Duox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小鼠无肠炎,1.5%DSS组、3.0%DSS组小鼠分别呈轻度和重度肠炎.氧化应激指标(MDA、GSSG/GSH)在1.5%DSS组升高,而3.0%DSS组进一步升高(均P<0.05).NADPH氧化酶Nox1与Duox2蛋白和mRNA在不同炎症程度时表达不同:Nox1蛋白和mRNA在正常组呈高表达,在1.5%DSS组表达下调(P<0.05),在3.0%DSS组进一步下调(P<0.05);Duox2蛋白和mRNA在1.5%DSS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调(P<0.05),而在3.0%DSS组表达下调至正常水平.结论:Nox1主要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作用,而Duox2除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外,可能还积极地参与肠炎发病过程.
杨茉莉李宏谦李小珍姜雅琳陈梦露高强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
GRP78-ATF6-CHOP通路相关分子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GRP78-ATF6-CHOP通路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8周龄的健康清洁级129S1/SvJ种系小鼠,随机分为DSS组和对照组(n=8),DSS组饮用30 g/L DSS溶液,对照组饮用无菌蒸馏水;于第6天处死小鼠。通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结肠长度测定和HE染色等方法评估小鼠肠道炎症程度,采用q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IRE1α、PERK、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CHOP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GRP78、ATF6和CHOP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无肠炎表现,DSS组有严重的肠炎表现。与对照组相比,DSS组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GRP78、ATF6和CHOP mRNA表达升高(P均<0.001.。免疫组化显示GRP78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膜,ATF6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核,CHOP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的胞核中;DSS组GRP78、ATF6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GRP78-ATF6-CHOP通路相关分子可能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郭腾飞轩青霞吴玉丹董仕桢高磊陈攀常永超高强
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葡萄糖调节蛋白78CHOP小鼠
维甲酸诱导基因I在DSS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正常饮用无菌蒸馏水)和慢性炎症组(n=8),先给予10 g/L DSS溶液自由饮用7 d,然后正常饮用无菌蒸馏水14 d作为1个周期,循环3个周期后建立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于第70天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取结肠组织标本。肠道炎症程度通过测定结肠长度、HE染色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等方法评估。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6、IL-8和TNF-α),IRE1α和RIG-I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RIG-I、磷酸化(p)-IRE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无肠炎表现,而慢性炎症组小鼠结肠出现炎症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炎症组中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量增加,IRE1α和RIG-I mRNA表达量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IG-I蛋白主要表达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胞质及间质细胞胞质中,p-IRE1α主要在结肠上皮细胞刷状缘、浆细胞等细胞的胞质中表达,蛋白定量结果显示慢性炎症组RIG-I、p-IRE1α蛋白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RIG-I可能通过减低IRE1-RIDD-RIG-I在小鼠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吴玉丹戴发亮董仕桢郭腾飞高磊高磊常永超
关键词:小鼠
NADPH氧化酶NOX2和NOX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NOX2和NOX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胃癌及自身正常对照组织标本各15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标本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OX2和NOX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NOX2和NOX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自身正常对照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NOX2 mRNA在胃癌自身正常对照组织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NOX3 mRNA在后两者中的表达量均很少。结论 NADPH氧化酶NOX2和NOX3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李宏谦常永超姜雅琳陈梦露李小珍高强
关键词:NADPH氧化酶胃癌慢性胃炎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对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19年
目的评价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心力衰竭(HF)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文献,起止时间为1996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应用QUADAS-2评价文献质量,进行敏感性和回归分析探讨异质性因素,通过Stata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HF患者1141例。结果显示GDF-15用于诊断HF的合并敏感度为0.80[95%CI:0.75~0.85,特异度为0.83(95%CI:0.74~0.89),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5%CI:0.84~0.90)。亚组分析显示,GDF-15联合NT-proBNP检测可提高对HF的诊断效能(AUC:0.94);GDF-15在亚洲人群中诊断HF效能优于欧洲人(AUC:0.91VS0.86),检测基于血浆时的效能优于血清(AUC:0.90VS0.50)。结论GDF-15检测对HF有很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且联合NT-proBNP检测有助于提高HF诊断。
姜雅琳常永超高强
关键词:心力衰竭META分析
白介素-17A和白介素-18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黏膜内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7A和IL-18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黏膜内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白介素在慢性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的32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取乙状结肠黏膜活检,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IL-17A和IL-18 mRNA表达情况,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IL-17A和IL-18蛋白水平,比较这两种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在两组结肠黏膜的表达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均无异常改变,试验组患者结肠黏膜内未发现慢性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增加。试验组结肠黏膜组织中IL-17A mRNA、IL-17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升高,IL-17A可能参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或病理过程。
曹蕾魏秀芹刘建华沈倩影马超薛梅张梦巧高磊郑玉峰高强
关键词:结肠黏膜慢性功能性便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