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非药物干预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质量-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 目的 睡眠障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经常面临的医学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显著升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药物疗法存在药物耐受性、蓄积和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手段,全面总...
- 毛志国杨博叶朝阳梅长林
- 肾脏病表达基因数据库的建立及在肾病发病机制探索中的应用
- 目的 生物医学领域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因芯片研究发表的海量数据绝大部分都以无序形式存储互联网服务器中而无法被有效利用.本研究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肾脏病表达基因数据库,以有序组织、高效加工互联网存储的基因...
- 毛志国张轻舟杨博陈旭娇梅长林
- 辩证唯物主义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 2016年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措施。作为一项对人类生育行为的干预,它与诸多哲学问题相联系: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自然规律和主观能动性间的关系以及唯物史观的内容。同时又衍生出了优生与遗传增强相关的伦理争论。人类实践的客体拓展到自身时,停步不前就陷入了宿命论;贸然前进则是急于求成,甚至还有难以挽回的失败风险。充分的调查研究会把自然的和社会的影响都考虑在内,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 杨博毛志国
- 关键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唯物辩证法
-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蛋白结合毒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蛋白结合毒素(PBT)代表物质硫酸吲哚酚(IS)和硫酸对甲酚(PCS)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影响IS及PCS水平的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腹透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PD患者及同期体检中心的24例健康志愿者,采集空腹静脉血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检测血清中总IS、PCS以及游离IS、PCS浓度,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IS、PCS与年龄、性别、小分子毒素、腹透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营养及C-反应蛋白(CRP)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D患者血清总IS及总PCS浓度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无残肾功能PD患者血清总IS浓度高于有残肾功能者(P=0.001)。血清总IS与血清游离IS(r=0.719,P<0.01)、透析龄(r=0.306,P<0.01)呈正相关,与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0.372,P<0.01)、残肾肌酐清除率(Ccr;r=-0.515,P<0.01)、残肾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r=-0.495,P<0.01)呈负相关。血清游离IS与残肾Ccr(r=-0.430,P<0.01)、残肾eGFR(r=-0.431,P<0.01)负相关。血清总IS和游离IS均与年龄、血红蛋白、CR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患者血清IS水平与患者残肾功能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和CRP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保护残肾功能有利于PD患者清除血清中的IS。
- 阮梦娜陈旭娇陈思秀杨博许晶张彤邢小红毛志国
- 关键词:腹膜透析影响因素
- 基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下载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患者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分析,得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ADPK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信号通路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两组关于ADPKD患者肾囊肿组织及对照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7869和GSE35831,对其进行DEGs筛选,使用DAVID数据库和Funrich软件分析生物学信息及信号通路,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结果 GSE7869共有3970个DEGs,GSE35831共有147个DEGs。两组DEGs有28个相同的上调基因和24个相同的下调基因:上调DEGs的功能集中在离子通道相关通路,相关信号通路富集于自噬相关通路如m TOR和PI3K/Akt通路、生长因子和整合素相关通路;下调DEGs集中于能量代谢功能和相关信号通路。结论通过分析ADPKD得出的52个DEGs和相关富集信号通路,可为疾病研究提供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和方向;调控ADPKD肾细胞自噬、延缓囊肿进展将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 薛澄周晨辰许晶杨博徐成钢戴兵刘亚伟孙丽君高翔郁胜强梅长林
- 关键词: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基因芯片
- PHD锌指蛋白14抑制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
- <正>研究目的研究PHD锌指蛋白(PHF)14对急性损伤后肾间质纤维化中的抑制效应,并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培育PHF14条件敲除小鼠,基因型为phf14 flox/flox Cre+。8-12周龄给予他莫西芬连...
- 陈思秀杨博陈旭娇阮梦娜毛志国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切除术比较治疗多囊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切除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肾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1期)、Web of Science、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切除ADPKD肾脏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1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性肾切除术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MD=–4.38 d,95%CI(–5.93,–2.83),P=0.000 01]和输血风险明显更低[OR=0.25,95%CI(0.10,0.62),P=0.003],但两组在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24,1.06),P=0.07]。结论腹腔镜肾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ADPKD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输血风险,但两种手术方式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周晨辰杨明王武涛顾向晨杨博衣鲁江刘志佳傅点於飞薛澄
-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肾切除术META分析队列研究
- PHD锌指蛋白14敲除促进小鼠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发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考察肾组织PHD锌指蛋白14(PHF14)的表达变化,探讨PHF14在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IVC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和叶酸刺激实验组(n=15),实验组又分为叶酸作用后2、14和28d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小鼠。实验组单次给予叶酸腹腔注射(250mg/kg,溶媒为0.3mol/L碳酸氢钠溶液),对照组单次给予溶媒腹腔注射。每组小鼠在预定的时间点处死,留取血清检测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留取肾组织,行Masson染色验证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研究PHF14在急性肾损伤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利用PHF14基因敲除鼠,制作与上述相同的急性肾损伤模型,比较PHF14敲除组和未敲除组肾脏在第2、14和28天的病理变化,并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collagen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SMA、collagen 1的表达规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时间点小鼠SCr与BUN变化曲线提示急性肾损伤病程;肾脏病理变化显示,随叶酸作用时间的增加,肾脏逐渐进展到纤维化,提示模型制作成功。在急性肾损伤至慢性纤维化过程中,PHF14持续高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HF14敲除小鼠TGF-β、α-SMA、collagen 1表达较高,肾纤维化程度更重。结论叶酸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急性肾损伤及损伤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PHF14的表达在叶酸促纤维化刺激后持续上调,而PHF14敲除会加重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的发生,提示PHF14对肾脏纤维化进程起抑制作用,可能是内源性肾纤维化保护因子。
- 杨博陈思秀毛志国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