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炯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刺
  • 3篇电针
  • 3篇腰突
  • 3篇腰突穴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治疗腰椎间盘...
  • 3篇治疗腰椎间盘...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湿疹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湿疹
  • 2篇火针
  • 2篇干眼
  • 2篇拔罐

机构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针灸经...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朱炯
  • 3篇李璟
  • 3篇赵海音
  • 2篇刘茵
  • 2篇宋毅
  • 2篇倪卫民
  • 2篇陈汉平
  • 2篇纪清
  • 2篇刘保君
  • 2篇李洁
  • 1篇王桂茂
  • 1篇吴耀持
  • 1篇吴怡峰
  • 1篇姜民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针腰突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观察以腰突穴为主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腰突穴为主穴,电针配合TDP治疗组,与以腰夹脊穴为主的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疗程结束时比较疼痛改善程度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84.6%;随访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8.2%,对照组为7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足太阳经型、足少阳经型有效率均优于混合型。结论以腰突穴为主穴结合电针、TDP治疗腰突症,疗效较好。足太阳经型、足少阳经型有效率优于混合型。
赵海音朱炯李璟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针刺电针腰椎间盘突出症
火针辨证施治慢性湿疹经验撷要
2021年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病情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根据辨证施治联合其他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可灵活应用于各类型慢性湿疹治疗,减少西药的使用。火针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刘茵朱炯
关键词:火针慢性湿疹辨证施治
腰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以腰突穴为主穴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腰突穴为主穴,电针配合TDP治疗组。与以腰夹脊穴为主的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疗程结束时比较疼痛改善程度和随访综合疗效. 结果: 治疗组...
赵海音朱炯李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疗法电针病例研究
文献传递
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SPSS随机编码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皮损,配以大椎、肺俞、膈俞、脾俞处刺络拔罐;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以及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和临床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EASI中临床表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PQOLS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缓解瘙痒,控制皮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朱炯吴怡峰刘茵吴耀持
关键词:火针疗法湿疹血虚风燥
石氏针刺手法干预治疗肝肾阴虚型白涩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石氏手法、常规针刺及人工泪液治疗对肝肾阴虚型白涩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针刺组、石氏手法组和人工泪液组,每组36例。3组共脱落15例,其中常规针刺组脱落4例,石氏手法组6例,人工泪液组5例。常规针刺组针刺患侧睛明、球后,双侧三阴交、太溪,留针20min;石氏手法组在常规针刺组取穴操作的基础上,加用水沟,并采用石氏手法操作,两组均每周针刺3次,治疗3周;人工泪液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每日5次,治疗3周。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即刻、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主观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情况。结果:1主观症状评分:治疗后即刻、治疗3周后各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即刻,石氏手法组和人工泪液组均较常规针刺组降低明显(均P<0.05);治疗3周后,石氏手法组较常规针刺组和人工泪液组降低明显(均P<0.05)。2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治疗后即刻,石氏手法组、人工泪液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3周后,常规针刺组、石氏手法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后即刻,人工泪液组较常规针刺组、石氏手法组显著改善(均P<0.05);而治疗3周后,常规针刺组、石氏手法组则均优于人工泪液组(均P<0.05)。3泪膜破裂时间:治疗3周后,常规针刺组、石氏手法组较治疗前显著延长(均P<0.05);治疗3周后,常规针刺组、石氏手法组较人工泪液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石氏针刺手法干预在改善肝肾阴虚型白涩病主观症状方面,兼有常规针刺和人工泪液治疗的长处,而对于促进泪液分泌和泪膜修复方面,石氏手法干预相对于常规针刺,短期内未显现明显优势。
倪卫民李洁纪清宋毅刘保君王桂茂朱炯陈汉平
关键词:干眼针刺
背俞穴刺络拔罐加中药倒膜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加中药倒膜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比较与单纯的中药倒膜法的临床优点,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两组对照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肺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患者60例,分为对...
朱炯
关键词:背俞穴刺络拔罐中药倒膜寻常痤疮
秩边穴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秩边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骶管裂孔旁开三寸。是膀胱经正当背部最下边。故名:"秩边"。《甲乙经·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少腹控睾第八》曰:"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下重(指阴器疼痛下坠)不得小便,秩边穴主之"。因此在临床上多应用于治疗腰及下肢、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具有壮腰补肾、益肾固精、疏通经络、赔补元气的功效。临床上的病种主要涉及腰骶痛、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痛、阳痿、痛经、痔疮、前列腺炎等。
朱炯姜民
关键词:秩边穴
单纯针刺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收集国内自近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选取单纯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干眼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统计其中的选配穴依据和观察指标。通过分析认为,传统针刺治疗干眼以眼周局部、头面部临近取穴配合脏腑、经络辨证取穴的方式为主,通过刺激泪腺分泌、修复泪腺结构、抑制细胞凋亡等达到增加泪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缓解眼部症状的目的。
倪卫民李洁纪清宋毅刘保君朱炯陈汉平
关键词:针刺干眼穴位
腰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腰突穴为主穴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腰突穴为主穴,电针配合TDP治疗组,与以腰夹脊穴为主的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疗程结束时比较疼痛改善程度和随访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
赵海音朱炯李璟
关键词:腰突穴腰突症针刺电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