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媒介
  • 5篇媒体
  • 3篇融媒体
  • 3篇身体
  • 3篇视域
  • 3篇群化
  • 2篇新媒介
  • 2篇社会
  • 2篇奥运
  • 2篇奥运会
  • 2篇传媒
  • 1篇带宽
  • 1篇电影
  • 1篇调适
  • 1篇东南
  • 1篇动画
  • 1篇动画电影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平台
  • 1篇新闻

机构

  • 30篇兰州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作者

  • 30篇张华
  • 1篇马晓梅
  • 1篇华汝国
  • 1篇陈新民
  • 1篇韩亮
  • 1篇王玉明

传媒

  • 5篇中国报业
  • 3篇青年记者
  • 3篇大学生
  • 2篇河西学院学报
  • 2篇传媒观察
  • 2篇现代视听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科学.经济....
  • 1篇新闻大学
  • 1篇中国新闻年鉴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东南传播
  • 1篇对外传播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现代出版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中华文化与传...
  • 1篇融媒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9
  • 3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电视仪式的春节联欢晚会被引量:15
2008年
春晚因在神圣时刻播出取得了神圣仪式的身份,而电视又将春晚仪式有序地展现和强调,使春晚成为嵌套于电视日常仪式中的另一个仪式,即电视仪式。春晚与电视之间存在着共谋,并发挥诸种象征和规范功能。
张华
关键词:春晚仪式
“出圈”: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社群行为迁移被引量:19
2020年
新媒体平台上的圈子和"出圈"不仅是网络粉丝群体新的媒体实践形式,也映射出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起来的社会新的交往方式和复杂互动关系,以及新的文化形式。创建于2009年的哔哩哔哩网(以下简称"B站"),早期是一个创作、分享漫画、动画和游戏的视频网站,发展至今,不仅成为拥有影视、音乐、时尚科技等15个分区,涵盖7000多个兴趣圈层,高度聚集中国Z世代(指1995-2009年出生的人)的新型多元文化社区,也是一个源源不断生产优质内容的媒体生态系统。
张华崔宝月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媒体生态社群行为媒体实践交往方式
新宣传:新传播形态下的宣传调适与新时代治理术被引量:12
2018年
现代宣传是关于大众说服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因时制宜的社会治理术。当下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给宣传工作提供了问题意识和任务导向,社群化传播这一新传播形态的出现又改变了宣传的传播语境。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宣传就是对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的创新和价值重塑,目的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层面上,实现意识形态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衔接。
张华
论北京奥运会报道策略
2008年
《一起看奥运》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北京奥运期间推出的一档综合性体育资讯节目,该节目提出"遥控器"和"广角镜"的报道策略和方式,在为观众呈现一个全景观奥运盛会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奥运传播的传播场。
张华
关键词:遥控器传播场
幻象与现实之间:乡村综艺的异托邦空间建构——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故土家园意义上的乡村是人的本源所在,并作为与城市空间相异的他处而发挥着独特的审美功能。综艺所征用的乡村是一种美学层面上“遥远的存在”,即乡村背景之下日常化的行为呈现,在复现集体记忆的同时,也书写出关于“生活”本身的范本。本文从福柯的异托邦思想出发,以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为例进行分析,发现乡村类综艺虽是一场乡村想象的媒介表演,却使影像中的乡村真实地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寓所——一个乡村异托邦。
张华肖国庆
关键词:异托邦
“仅三天可见”功能:社交实践的时空平衡术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在媒介实践理论的视角下,对"仅三天可见"这个微信使用率最高的应用功能进行了探究。数字媒介为人们交往营造了全新的时空场所,但同时暴露出交往中时空失衡的态势。"仅三天可见"这一功能的应用,实际上表征的是一个新媒介实践问题,即人们使用数字媒介对个人信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传播进行的平衡与控制,是通过呈现和阻隔来维系社交关系、保护个人隐私边界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对个人信息合理流通的期待与实践。
崔宝月王耀军张华
强化身体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新面向——以《人民日报》微博东京奥运会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媒体是国家自我书写的重要工具,在国际性体育赛事中,媒体报道对构建国家认同起着重要作用.身体是体育运动的载体,然而运动中的身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却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借助甘姆森的“诠释包”分析工具对人民日报微博东京奥运会报道展开框架分析,发现其从身体的符号化、主体化、历史化和空间化四个面向建构和强化了国家认同意识.
张华陈莉红
关键词:身体国家认同奥运报道
传播物质性视域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被引量:1
2021年
既往关于节庆的研究,大都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视角出发,注重其仪式性呈现和仪式行为的意义表达。本文试图突破信息传递和意义共享的传统传播学视角,从传播的物质性和流动性这一传播的原初意义上讨论丰收节,进而全面呈现这一兼具传统与现代意义的节日的精神内涵和现实价值。
张华王慧妍
关键词:物质性流动性
“被遗忘”:一个新媒介实践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2020年
本文将"被遗忘"视为一个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实践问题,即对信息合理流通的期待,以及避免个人信息流失、保护个人隐私的机制建设问题。虽然人们在技术层面做出了探索,但面对被新媒介实践改变了的人们日常行为和习惯,以及不可逆的媒介记录,"被遗忘"还是难以全面实现,信息合理流通与个人隐私保护机制的建立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任务。
张华崔宝月
新海诚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启示
2024年
电影在内容和形式层面对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从影视国际传播维度出发,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三部电影在全球性与本土性两方面发力,使其具有显著的在地和国际影响力。三部电影通过呈现灾难背景和城市化主题使得电影具有关注共鸣;而动画、音乐等多重媒介的组合运用使得电影具有了一种全球性的共识之美;日式爱情的脆弱之美和物哀元素则以本土意涵吸引了全球观众的注意力;从观影行为到旅游活动的朝圣式实践又将日本的独有风格加以体现。在全球在地化的角度,电影强调了全球性要素和本土性要素在塑造日本形象上的并存和互动,由此展现了全球与地方的互构是国际传播的深层次意涵。对中国电影来说,要兼顾电影在手段和内容上的重要性,进而在对全球与地方的调和过程中生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作品。
张华袁源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