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 作品数:16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诊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大剂量(1mg·kg^-1·d^-1)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常规剂量(0.25mg·kg^-1·d^-1)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小板恢复情况、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2.95±1.32)d、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5.86±2.46)d、治疗1周后的血小板数为(152.26±65.73)×10^9L^-1、两周后的血小板数为(212.31±85.26)×10^9L^-1、4周后的血小板数为(181.72±69.68)×10^9L^-1,均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分别为(5.32±2.65)d、(8.53±3.32)d、(85.72±40.68)×10^9L^-1、(163.58±65.82)×10^9L^-1、(116.43±49.75)×10^9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高血压副作用,对照组中未出现副作用,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初诊ITP的疗效比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更显著,两者不良反应均轻微,安全性较好。 祁海啸 周国平 胡剑 周文娣 洪泽 张荣荣 孙兴珍 王春玲 蒯文霞关键词:大剂量地塞米松 小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 多层CT螺旋对35例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diseaes,KD),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发病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临床多表现为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发热、掌跖红斑等[1,2]。冠状动脉受累是KD最严重的并发症. 王祥 孙兴珍 洪泽 胡剑 张荣荣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二维超声心动图 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儿童支气管异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96例,均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异物,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异物的支气管镜下表现、种类。结果 96例患儿支气管镜下见支气管均被完全或部分阻塞,局部黏膜充血肿胀,75例(78.1%)有明显肉芽增生包裹;28例(29.2%)异物取出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时,见深部支气管黏膜肿胀糜烂,较多分泌物附着。异物以固体或易破碎的果仁类为主,以花生最多。异物嵌顿部位:右侧支气管50例(52.1%),左侧支气管44例(45.8% ),双侧支气管2例(2.1% ),异物沉积在右侧者略高于左侧。96例均成功摘除异物,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儿童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孙兴珍 洪泽 胡剑 李加新 孙素华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异物 儿童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血清sRAGE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BPD患儿45例(轻、中、重组分别为10、16、19例),在病程的不同时期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sRAGE水平,同时选取匹配非BPD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PD组血清sRAGE水平明显增高;BPD组中,sRAGE在轻、中、重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F=149.97,P<0.01)。结论:血清sRAGE可作为BPD的诊断和病情轻重评估的敏感指标。 胡剑 赵赛 杨丽娟 程怀平 俞敏 唐云 田兆方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 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的3~6岁的IDA患儿160例,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加营养干预,干预10个月后评价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家属IDA病因(73.8%)、临床表现(66.3%)等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7.5%)、中度贫血(2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63.8%)、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76.3%)等饮食行为应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IDA病因(96.3%)、临床表现(97.5%)、危害(96.3%)、治疗(97.5%)、预防(93.8%)、定期复查的重要性(97.5%)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5%)、中度贫血(1.3%)的患病率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91.3%)、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93.8%)、经常吃新鲜蔬菜(92.5%)、经常吃新鲜水果(96.3%)、经常吃豆类及豆制品(91.3%)和经常吃奶类及奶制品(97.5%)饮食行为应答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干预能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 胡剑 王爱凤 祁海啸 洪泽关键词:营养干预 儿童 缺铁性贫血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E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E营养状况。方法 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80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儿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率均高于对照组(43.75%vs.25.00%和28.75%vs.12.50%)(P<0.05)。观察组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99.98±39.65)μg/L vs.(365.81±40.33)μg/L和(14.13±2.99)nmol/L vs.(20.99±2.16)nmol/L](P<0.01)。观察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患儿住院时间长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正常患儿[(8.33±3.13)d vs.(5.63±2.74)d和(7.82±3.11)d vs.(5.21±2.82)d](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普遍存在,且延长了肺炎病程。 周文娣 胡剑 洪泽 张荣荣 王祥 祁海啸 高健 蒯文霞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肺炎 维生素A 维生素E 高氧暴露对新生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高氧暴露后不同时期肺组织巨噬细胞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将64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每组32只。高氧组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氧暴露7 d,对照组仅置于同一屋子空气环境中(氧体积分数为21%)。采用细胞流式术对暴露后的不同时期(第1、3、7、21天)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内3种亚类的巨噬细胞(经典活化巨噬细胞、调节巨噬细胞和损伤修复巨噬细胞)进行双阳性筛选;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新生鼠体质量明显较低(P<0.05);高氧组各个时间点F4/80+巨噬细胞含量均增高(P<0.05),IL-12表达增加(P<0.05);高氧组于第1、7、21天CD163表达增加(P<0.05),而第3天两组CD16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于第1、3、7天IL-10表达增加(P<0.05),第21天两组IL-1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组织存在巨噬细胞亚型表达差异,与肺组织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唐云 赵赛 杨丽娟 程怀平 俞敏 胡剑 田兆方关键词:巨噬细胞 高氧暴露 新生大鼠 糖皮质激素对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组织RAGE-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RAGE-NF-κB信号通路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24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模型组和激素干预组。模型组新生大鼠于生后即暴露于95%氧气浓度环境中1周,空气对照组大鼠生后仅暴露于同室内空气中饲养7 d,激素干预组于造模后行尾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隔天1次,共3次。日龄13 d时处死全部大鼠,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RAGE m RNA及NF-κB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GE及NF-κB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s RAGE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行肺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与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相比,高氧模型组肺组织RAGE、NF-κB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血清中s RAGE含量明显升高(P<0.01),BALF中s RAGE含量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激素干预组肺组织RAGE、NF-κB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s RAGE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BALF中s RAGE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RAGE-NF-κB通路在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损伤中活化增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下调RAGE-NF-κB信号通路对高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胡剑 俞敏 唐云 田兆方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新生大鼠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58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液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DNA的含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p16阳性表达率为37.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P<0.05);观察组患儿p16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但肝肿大<4 cm患儿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4 cm的患儿(P<0.05),高白细胞计数与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患儿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白细胞计数与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R-ALL)患儿(P<0.05)。在观察组p16蛋白阴性表达患儿中DNA异倍体发生率(66.67%)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儿中DNA异倍体发生率(40.90%,P<0.05)。结论:p16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16蛋白缺失可能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相关,临床高危因素与p16阴性表达者DNA异倍体发生率升高具有相关性。 周文娣 祁海啸 胡剑 朱从龙 高健 蒯文霞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P16蛋白表达 DNA异倍体 “自拍短视频”应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腰椎穿刺训练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借助儿科住院医师自拍的腰椎穿刺(腰穿)操作短视频提高住院医师腰穿技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儿科专业基地44名住院医师开展为期2周的小儿腰椎穿刺的专项技能培训,该专业基地住院医师36名为观察组;协同单位8名儿科住院医师为对照组。观察组培训前,请住院医师每人先完成1份腰椎穿刺操作的短视频,指导医师打分、本专业基地3名以上专家共同评分。腰穿专题讨论会上,专家抽取典型的住院医师操作视频进行讲解,并互相交流,就操作每个环节和评分达成共识;1周内由住院医师再次拍摄腰穿短视频,并由教师再次评分。对照组住院医师在协同单位按照常规的腰穿培训方法进行培训,于培训结束后上交自拍的操作短视频。研究结束后对所有第三年住院医师共15名进行现场腰穿操作考试,与自拍短视频的得分进行比较。用李克特评分法进行观察组医师的意愿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培训后观察组住院医师扣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前教师初评分和专家初评分扣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教师再评分、专家初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住院医师扣分明显低于首次腰穿(P<0.05);不同学历层次组间的专家初评分及专家培训后视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训前,不同住培年限亚组间住院医师视频扣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训后各亚组间扣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三年住院医师个人视频操作与现场考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李克特意愿度评分为(8.75±0.55)分。结论借助住院医师腰穿操作“自拍短视频”的培训方式,可短期内提高儿科住院医师的腰穿操作水平,同时有助于教学水平的同质化。 张荣荣 朱海艳 胡剑 程怀平 田兆方关键词:腰椎穿刺 同质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