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焱

作品数:36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肿瘤
  • 9篇化疗
  • 7篇细胞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肺癌
  • 5篇呕吐
  • 5篇胃肠
  • 5篇胃肠道
  • 5篇胃肠道反应
  • 5篇泻心汤
  • 5篇化疗后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半夏
  • 5篇半夏泻心汤
  • 5篇肠道
  • 5篇肠道反应
  • 4篇肿瘤患者

机构

  • 33篇吉林省肿瘤医...
  • 16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松原市中医院
  • 1篇吉林省中医院

作者

  • 34篇杨焱
  • 16篇张越
  • 8篇张文风
  • 6篇卢义
  • 4篇陈卓
  • 4篇李明晶
  • 4篇景年财
  • 4篇肖宏宇
  • 2篇邢德君
  • 2篇白连伟
  • 1篇李制英
  • 1篇张冬娇
  • 1篇刘彦江
  • 1篇朴今哲
  • 1篇汪勤
  • 1篇任飞
  • 1篇崔巍
  • 1篇魏岩
  • 1篇王军
  • 1篇周亚男

传媒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益寿宝典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苓白术散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煎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方法将小细胞肺癌行EP方案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化疗1个疗程;治疗组30例,化疗基础上配合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化疗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反应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明显减轻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胃肠道反应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卢义肖宏宇杨焱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小细胞肺癌EP方案化疗胃肠道反应
中医药干预肿瘤靶向治疗相关皮肤毒性研究进展
2021年
靶向治疗因其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均优于传统化疗方法,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已从中获益。但是靶向治疗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皮肤毒性、腹泻、指甲及毛发改变、药物性肝损伤、间质性肺炎、高血压等。其中皮肤毒性是靶向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因其具有肉眼可见性,困扰患者的工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从而降低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干预肿瘤靶向治疗相关皮肤毒性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综述。
苏悦杨焱
关键词:中医药靶向治疗皮肤毒性
鼻腔黏膜黑色素瘤合并脑转移病例分析
2023年
目的鼻腔黏膜黑色素瘤(SNMM)发病罕见, 发生脑转移后治疗手段有限, 预后极差。本研究旨在探讨SNMM伴有脑转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1例SNMM患者, 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以及出现脑转移后的治疗方法,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例为中年男性患者, 初诊时给予手术治疗, 术后行特瑞普利单抗辅助免疫治疗1年, 疾病快速复发;1线给予达卡巴嗪联合恩度治疗, 疾病再次快速进展, 出现多发脑转移, 伴有显著的脑转移症状, 脑部放疗效果欠佳, 病情危重;2线给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及替莫唑胺治疗, 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脑转移瘤显著缩小, 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8个月, 总生存期46个月。结论免疫联合抗血管及化疗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SNMM伴有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显著延长生存时间, 可为临床这类患者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治疗策略。
白连伟杨焱邢德君
关键词: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
半夏泻心汤对化疗后呕吐家兔胃肠道反应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对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顺铂(DDP)复制家兔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半夏泻心汤组、恩丹司琼组,每组8只,观察3 w。结果 DDP所致家兔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半夏泻心汤组与恩丹司琼组SP、VI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对SP、VIP的调节抑制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张越杨焱张文风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化疗胃肠道反应
中药外敷联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脑转移癌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0%~4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生颅内转移〔1〕。脑转移预后不良,50%~70%在术后半年内死亡,存活1年以上者不超过15%〔2〕。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40%~50%)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其他表现有视物模糊、眩晕、晕厥、肢体乏力、抽搐、语言混乱、记忆力丧失、情绪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表现〔3~5〕,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才能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目前,对于脑转移瘤的治疗,其原则是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以及改善其生存质量,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的治疗思路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单纯追求消灭或缩小肿瘤实体,而是在抗癌同时考虑到改善患者的机体及精神症状,提高生存质量〔6〕。目前临床多采用甘露醇及激素等降颅压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我科采用中药外敷穴位联合甘露醇及激素治疗脑转移瘤23例,并做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李明晶杨焱陈卓杨明权景年财
关键词:外敷脑转移癌
一种用于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药物组合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橘皮60‑80份、竹茹10‑30份、生姜70‑90份、甘草40‑60份、人参5‑15份和大枣50‑70份,本发明涉及化疗技术领域。该用于治疗化疗后恶心呕...
张文风杨焱魏岩 姜立娟崔巍 李玉国 研智
肿瘤患者伴低摄入性脱水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伴低摄入性脱水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肿瘤住院患者717例,根据入院24 h内是否伴有低摄入性脱水分为脱水组及非脱水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肿瘤患者伴低摄入性脱水的原因。结果717例肿瘤患者中,入院时低摄入性脱水发生率为3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红素值及D-二聚体值是低摄入性脱水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肿瘤患者低摄入性脱水,加强饮水干预,以预防及改善其脱水现象,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李玉孙慧洋吕召莉刘彦江张东旭靳彤杨焱任飞
关键词:肿瘤总胆红素D-二聚体
蜈蟾痛愈膏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
2018年
目的探究蜈蟾痛愈膏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在应用羟考酮缓释片的基础上加用蜈蟾痛愈膏(观察组)辅助止痛治疗与单纯应用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疼痛缓解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羟考酮缓释片的需求量明显较少,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蜈蟾痛愈膏联合羟考酮缓释片镇痛效果明显。
孙守坤李明晶陈卓李众王军郭怀宇张越杨焱
关键词:肿瘤疼痛
针刺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穴位配合全身化疗进行临床治疗,与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两组化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达56.25%,与对照组36.6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Karnofsky评分、体重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对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疗效。
卢义张越景年财杨焱
关键词:恶性肿瘤生活质量针刺患者生活质量肿瘤患者针刺穴位
电针足三里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穴联合静脉滴注格拉司琼与单纯静脉滴注格拉司琼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组(127例)采用电针足三里穴加静脉滴注格拉司琼,对照组(119例)单纯采用静脉滴注格拉司琼,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优于对照组的84.0%(P<0.01);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积分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后,可明显减轻患者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
杨焱张越景年才卢义肖宏宇许广里王秀阁王丽鸣张亚明张冬娇段启亮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化疗反应恶心呕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