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作品数:29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深冷处理对5A06铝合金FSW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避免铝合金焊接接头软化,提升接头力学性能,采用FSW对5A06铝合金进行对接试验,在转速为1 200 r/min、焊速为150 mm/min的条件下,将焊接接头加工成一定尺寸的金相试样和拉伸试样,研究深冷处理时间对5A0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显微组织观察试验、显微硬度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具有细化晶粒、促进析出相析出的作用,提高了接头力学性能;经过12 h深冷处理后,接头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85.3 MPa和17.2%,与未经深冷处理的接头相比,分别提高了7.4%和23.7%。因此,深冷处理可以有效提升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王会霞 孙瑞 王军 王军 胡博超关键词:深冷处理 5A06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显微组织 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017年 搅拌摩擦点焊是一种新型固相焊接技术,机器人焊接是焊接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搅拌摩擦点焊与机器人相结合,通过加工相应的焊接装置以及增加机器人的承载能力,设计完成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装置,实现对搅拌针的精确控制。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的控制系统是将机器人控制系统和搅拌摩擦点焊控制系统结合,在焊接过程中二者既能独立运行,又相互联系,实现搅拌摩擦点焊装置与机器人协同工作模式,从而实现无间断循环的焊接过程,提高焊接效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与传统龙门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的工件表面成形和焊点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系统实现了复杂结构工件的焊接,表面成形良好,无明显的焊接缺陷,且焊点结合强度与龙门式相当,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系统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刘效云 王军 张亮 王会霞 柴鹏 栾国红关键词:控制系统 力学性能 薄板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0.6 mm厚的LY12铝合金,研究不同参数下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根据焊接接头的组织特征将其分为搅拌区、热机影响区、热影响区和母材,结果表明:焊后试件无明显变形,搅拌区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组织,热机影响区形成纤维组织,部分晶粒发生回复再结晶,搅拌区的硬度值最大,热机影响区的值最小;旋转速度和焊接时间分别增加,其剪切力先增大后减小;剪切断裂形式为塑性断裂,裂纹起始于边界,沿板厚方向扩展,断口中心处韧窝组织分布均匀。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为转速2 000 r/min、下压量0.2 mm、焊接时间3.5 s、下扎深度0.8 mm。 刘效云 王宝华 张俊粉 张春雷 贾云海 王军 张亮厚壁316LN不锈钢管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厚壁316LN不锈钢管焊接接头中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研究,分析了焊道合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应力测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钢管初始应力的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轴向残余拉应力主要出现与盖面焊道毗邻的钢管外壁以及最后一道盖面焊道下方,其中钢管焊接在工装上、受工装拘束较大的管道一侧,拉应力数值和范围都较大;焊道合并简化对残余压应力的分布和数值影响较大,对主要分布在盖面焊道附近的残余拉应力的影响较小;选择合适的简化模型可以在保证较高计算准确度的同时缩短计算耗时,可用于大型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场的模拟。 杨秦政 李晓延 张亮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 有限元模拟 2A12-T42铝合金RFSSW焊点组织及腐蚀行为研究 2019年 2A12-T42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等优点,现已作为飞机机身的主要机构材料。采用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RFSSW)技术对2A12-T42进行焊接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焊点组织,采用浸泡试验、静态失重试验和极化曲线测试对RFSSW焊点腐蚀行为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RFSSW焊点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焊点金属组织与析出相形态有差异性,在搅拌工具直接搅拌下SAZ与PAZ晶粒细小,TMAZ金属组织与析出相呈一定方向分布,HAZ受到较大的焊接热输入影响,晶粒长大,析出相粗化聚集;腐蚀试验表明,2A12-T42铝合金RFSSW焊点表面各区域的耐蚀性存在差异,HAZ耐腐蚀能力最低,先出现点蚀并发展成为剥蚀,SAZ耐腐蚀能力最高,RFSSW焊点的耐腐蚀能力低于母材;极化曲线测试表明,RFSSW焊点不同区域耐蚀性由好到差依次为SAZ、PAZ、BM、HAZ/TMAZ。 张亮 张亮 王军关键词:金属组织 铸造工艺对高压电器铝基圆环铸件性能的影响 2018年 采用不同工艺对高压电器铝基圆环进行了铸造,并测试和分析了拉伸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铸造的优化工艺相比,机械振动辅助浇注的复合铸造工艺能使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大7%,断后伸长率增大15%,热疲劳裂纹级别减小2级,试样的拉伸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均得到显著改善。高压电器铝基圆环铸件优选机械振动频率为40Hz的复合铸造工艺。 许丽华 张亮 孙彦超关键词:热疲劳性能 轴肩尺寸对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轴肩尺寸对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接,并测试和分析了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轴肩尺寸从10 mm增加至18 mm, 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试样的接头系数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的变化趋势,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先提升后下降;当轴肩尺寸为14 mm时,接头系数为91%,腐蚀电位为-0.859 V,与10 mm轴肩尺寸相比,试样的接头系数增大了15%,腐蚀电位正移了0.079 V。为提高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轴肩尺寸优选为14 mm。 何生贵 张亮关键词:AZ31 搅拌摩擦焊接头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强度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提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FSP(friction stir processing)方法制备铜/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金属显微组织观察试验和力学试验对试样进行分析,探究搅拌工具转速和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特征、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对铜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载荷传递和阻碍铜基体中的位错运动和晶界长大方面,随着石墨烯的引入,焊核区晶粒发生了明显细化;晶粒细化的原因是搅拌工具的机械搅拌作用和晶粒再结晶过程中石墨烯对晶粒长大产生了阻碍作用;与母材相比,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升了5%,最高可达277.49 MPa。因此,采用FSP方法可制备性能良好、石墨烯分布均匀的铜/石墨烯复合材料,新方法有效提升了铜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王军 李林聪 王天顺 王会霞 王会霞 朱金广关键词:复合材料 铜 石墨烯 力学性能 焊接机器人运动学仿真及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提高焊接机器人的编程效率并保证焊接质量,对机器人运动学仿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研发。首先采用D-H参数法建模并对焊接机器人进行了正逆运动学求解,然后通过构建焊缝坐标系的方法对相贯线的自动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并利用PC SDK与机器人控制器进行通信。基于Visual Studio C#平台结合OpenGL实现了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自动路径规划和远程弧焊控制功能。最后通过RobotStudio对该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准确可靠且满足焊接机器人的工作要求,较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机器人仿真和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 王军 王军 张亮 张亮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仿真 机器人运动学 路径规划 机械振动对电弧增材制造2319铝合金微观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决电弧增材制造试样晶粒粗大、机械性能较差等问题,在电弧增材制造2319铝合金过程中施加机械振动,分析了机械振动频率和幅度对试样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械振动使熔池流动性提高,熔池更加铺展,层宽增加,层高降低;振动破碎了生长过程中的枝晶,使INZ晶粒尺寸减小14.49μm,ITZ晶粒尺寸减小4.68μm;枝晶间隙处的溶质元素含量降低,晶界析出相变得断续且细小,PLC效应间隔增加,材料延伸率显著提高;机械振动频率和机械振动幅度改变时纵向和横向延伸率分别提升了38.2%,15.7%和29.3%,52.5%,而强度变化并不显著。采用机械振动辅助电弧增材制造能够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试样的塑性,可为机械振动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张亮 卞文卓 卢佳豪 刘江平关键词:机械振动 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