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涛 作品数:23 被引量:122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青岛市售双壳贝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检出水平与当地气温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4年 大肠杆菌作为各种食品的粪源性污染细菌学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检测指示菌。本研究采用3M PetrifilmTM测试法,快速检测青岛市场上三种常见双壳贝类的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水平,并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评价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与当地气温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售双壳贝类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检出具有温度依赖性,其检出水平与当地气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ρ=0.481、ρ=0.712。本研究提示在当地气温较高时,贝类受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需对贝类产品的贮藏运输及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 武娟 张祺 李丹 曹斌斌 左涛 薛长湖 唐庆娟关键词:双壳贝类 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菌的选育 被引量:13 2008年 以酿酒酵母PT为出发菌株,采用梯度浓度筛选的方法对其进行驯化,得到1株生物量较高和对亚硒酸钠抗性较高的菌株GB-1。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当致死率达91.85%时,获得多株突变株。通过多次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1株高生物量富硒酵母UV-PT。采用响应面法对富硒酵母UV-PT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借助于SAS软件,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富硒的3个主要因素,即转速、温度、初始pH值。在此基础上,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转速为203r/min,发酵温度为30.3℃,初始pH值为4.52。结果表明,优化后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和含硒量分别为10.62g/L、1003.26μg/g,硒总含量为10654.62μg/L,为出发菌株的1.62倍。 张顺涛 李肖 左涛 管斌 荀娟 李珊关键词:诱变 富硒酵母 选育 极大螺旋藻培养及生物富硒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011年 为获得高富硒量的极大螺旋藻,在硒添加方式为8d等量多次添加800μg/mL Se(Ⅳ)的前提下,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光照强度、NaHCO3浓度和NaNO3浓度对富硒极大螺旋藻生物量和硒富集效果的影响。在光照2000lx∶5000lx=12h∶12h条件下,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NaHCO3浓度12.8g/L、NaNO3浓度2.5g/L、pH值9.8为极大螺旋藻生物富硒的最佳条件,得到了生物量为2.517g/L,总硒含量为2.843mg/g(干重)的富硒极大螺旋藻。 管斌 杨莹莹 孔青 游泳 高艳艳 张睿钦 李肖 左涛 刘进昌 侯庆云关键词:极大螺旋藻 富硒 生物量 基因序列比对法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结果真伪 被引量:2 2016年 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是检测食源性病毒的常用方法,其高度的灵敏性导致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基因序列比对法是比利时根特大学食品微生物与食品保藏实验室新近建立的验证q PCR阳性结果真伪的一种方法。本研究以检测贝类诺如病毒GII.4(No V GII.4)为例,采用基因序列比对法验证q PCR阳性结果的真伪。在q PCR检测时添加102copies/m L的No V GII.4质粒作为标准阳性对照,旨在排除由于q PCR的高灵敏性而产生的假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8份No V阳性的贝类样品中,2份为No V GII.4真阳性,2份可能为No V GII.4的变异株,1份为受到质粒污染的假阳性,其余3份为引物二聚体所致假阳性。基因序列比对法作为一种验证q PCR阳性结果真伪的高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武娟 曹斌斌 李丹 张祺 左涛 赵玉然 Uyttendaele Mieke 薛长湖 唐庆娟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假阳性 冰岛参对小鼠肠道粘膜SIgA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冰岛参(Cucumaria frondosa)对小鼠肠道粘膜SIgA分泌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模型,取小鼠肠道进行组织学观察、检测肠粘膜SIgA的含量,观察冰岛参对肠道粘膜免疫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冰岛参摄入能促进肠粘膜SIgA的分泌,对小肠绒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低剂量冰岛参摄入量能够明显保护小鼠肠粘膜,促进SIgA的分泌,对肠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左涛 律迎春 曹露 唐庆娟 王静凤 薛长湖 张彩欣关键词:体重 小肠绒毛 SIGA BALB/C小鼠 不同温度和保鲜剂对高溶氧水袋马粪海胆保藏的影响 2013年 以马粪海胆为原料,对不同温度(0、4℃、常温)和保鲜剂(EDTA、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下高溶氧水袋海胆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细菌总数(TVC)、pH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TP降解速度:常温>4℃>0℃,0℃条件下细菌总数明显低于4℃,pH明显高于4℃。经三种保鲜剂处理后,海胆贮藏过程中的品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EDTA和Nisin的抑菌效果主要表现在贮藏前期,山梨酸钾组的抑菌效果则在贮藏末期较为明显;三种保鲜剂都使pH不同程度下降,山梨酸钾下降最为明显,最低达到5.56±0.12;添加山梨酸钾组的ATP百分含量在贮藏初期下降迅速,最低达到14.27%±4.21%,添加Nisin和EDTA组的海胆ATP百分含量在贮藏初期维持在较稳定的高水平状态,贮藏2d后分别保持在30.71%±1.10%、32.85%±2.45%的水平。 董军 王超 左涛 薛长湖 薛勇关键词:马粪海胆 保鲜剂 保藏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牡蛎中的细菌。该方法具有如下优势:①所使用光敏剂属于天然植物提取物,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安全无毒、无污染;②所使用光敏剂具有较好... 唐庆娟 曹斌斌 武娟 梁荣能 许川山 左涛 薛勇 李兆杰 王玉明 薛长湖文献传递 海参DNA条形码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4 2011年 为研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海参品种的可行性,本实验采集了7种海参(Holothuroidea)43个个体并获得其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DNAMAN和MEGA 4.1软件分析计算了7种海参的碱基组成以及不同海参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海参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不同海参在系统树中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明以COⅠ作为海参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海参DNA条形码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特异性探针。对4种海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冰岛参Cucumaria frondosa、加州拟刺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及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进行斑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实现对仿刺参的鉴定。本研究为后续开展斑点杂交及基因芯片法鉴定海参种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律迎春 左涛 唐庆娟 段高飞 王春霞 李晋 徐洁 薛长湖关键词:海参 DNA条形码 斑点杂交 16S rDNA克隆文库法分析两种鱿鱼墨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北太平洋鱿鱼墨多糖与秘鲁鱿鱼墨多糖对化疗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北太平洋鱿鱼墨多糖组、秘鲁鱿鱼墨多糖组。采用环磷酰胺化疗模型,无菌收集小鼠粪便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通过构建各组小鼠肠道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单酶切分型,观察鱿鱼墨多糖对肠道菌群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鱿鱼墨多糖对化疗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种类有一定调节作用,且两种鱿鱼墨多糖效果不尽相同。 路上云 左涛 王江华 郑荣 王玉明 薛长湖 唐庆娟关键词:肠道菌群 一种快速鉴定四种海参品种的多重PCR方法 一种快速鉴定四种海参品种的多重PCR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以四种海参的线粒体CO I基因为靶DNA,通过序列比对,分别设计出针对四种海参的种特异性引物。提取海参CO I基因,进行多重PCR检测,根据PCR产物分... 唐庆娟 律迎春 左涛 段高飞 李兆杰 薛勇 薛长湖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