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莎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增殖性DR伴黄斑水肿的71例(85眼)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2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和单纯光凝组(43眼仅行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和眼压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单纯光凝组治疗后患者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治疗后1、3、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BCVA优于单纯光凝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光凝治疗后1、3、6个月时2组患者CMT均降低,且各阶段联合治疗组患者CMT均值小于单纯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和感染性眼内炎等眼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并发黄斑水肿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
- 李沭岩刘莎莎刘丽华李婧
- 关键词:黄斑水肿全视网膜光凝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时期晶状体上皮细胞TGF-β1表达
- 2008年
-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75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和20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GF-β1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平均水平(P=0.00);糖尿病各组间TGF-β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TGF-β1有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 刘莎莎张丰菊李宏刘佳
-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晶状体上皮细胞
-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伴黄斑水肿患者64例(64眼)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4眼行球后注射TA联合PRP治疗)和单纯光凝组(30眼仅行PRP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及眼压(IOP)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BCVA均获得提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纯光凝组患者视力提高更多(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2组患者CMT均降低(P<0.05)。治疗后各阶段联合治疗组CMT均值小于单纯光凝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和感染性眼内炎等眼部严重并发症。结论:PRP治疗DR并发黄斑水肿时联合球后注射TA可以促进水肿吸收并改善患者视力,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 李沭岩苗林陈晗刘莎莎
- 关键词:球后注射黄斑水肿全视网膜光凝
- 放射工作人员251例眼科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调查和分析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部健康情况。方法对251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人员组)和25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对照组)进行病史询问,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晶状体、眼底等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年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外照射年剂量为(0.68±0.25)mSv/a,251人中的249人(占99.2%)年剂量低于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20mSv/a)的1/10,无1例超过国家限制标准。发生率较高的眼部表现依次为屈光不正、视疲劳、干眼和晶状体异常等,晶状体异常主要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核密度增高和老年白内障。未检出放射性白内障病例。其中放射人员组视疲劳和干眼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x^2=6.964,P=0.008)、晶状体异常的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红4.876,P=0.027)。结论该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处于较低水平,在放射工作人员中视疲劳和于眼、晶状体异常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其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有关。
- 李沭岩刘莎莎卢建民吴可亚
- 关键词:干眼视疲劳外照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