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彩静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褐煤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流化床
  • 1篇塌落
  • 1篇铁矿
  • 1篇铁矿粉
  • 1篇气固流化床
  • 1篇热重试验
  • 1篇抗冲
  • 1篇抗冲击
  • 1篇抗冲击强度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分析
  • 1篇分选
  • 1篇复吸
  • 1篇XPS
  • 1篇磁铁矿
  • 1篇磁铁矿粉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陈彩静
  • 3篇赵跃民
  • 2篇秦云飞
  • 2篇骆振福
  • 2篇黄伟
  • 1篇董良
  • 1篇吕波
  • 1篇付芝杰
  • 1篇李强
  • 1篇吴兴强
  • 1篇张振华
  • 1篇石丁丁

传媒

  • 1篇矿山机械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提质褐煤的成型与复吸因素研究
本文选取不同煤种褐煤(胜利褐煤、大唐褐煤、印尼褐煤),通过快速水分干燥仪,红外光谱系统,接触角测量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褐煤在不同温度下提质前后的性质变化如官能变化,润湿性变化,孔隙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并运用于不同提质温...
陈彩静
关键词:褐煤抗冲击强度复吸
文献传递
内蒙古扎赉诺尔褐煤低温热处理提质研究
2014年
通过对华能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生产的褐煤的恒温干燥、显微红外试验、X射线光电子谱(XPS)、热重及扫描电子显微(SEM)试验,表征和展现了褐煤煤样的基础性能,从而得出褐煤干燥可分为升速干燥提质阶段和降速干燥提质阶段,煤样颗粒表面与内部温差越大,颗粒水分扩散驱动力越强,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越大,越有利于干燥的进行。并且褐煤干燥时应尽可能在氮气流中进行,温度控制在361℃内,以防止褐煤热解;干燥后煤样表面失去原有的平整和致密结构,出现大量不规则且大小不等的团块和颗粒,孔隙和裂隙明显增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大干燥后褐煤的复吸现象,不利于后期干燥褐煤的储存、运输。
陈彩静骆振福赵跃民董良黄伟吴兴强
关键词:褐煤红外分析热重试验XPS
磁铁矿粉在气固分选流化床中的塌落行为研究
2014年
在外径为180 mm的气固分选流化床中用高速动态摄像仪对磁铁矿粉的床层塌落行为进行观察,绘出其塌落曲线,引入塌落速度Uc,床层膨胀率RBE和标准塌落时间TSC 3个参数来表征塌落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磁铁矿粉呈现出类似B类颗粒塌落特征,没有明显的受阻沉降阶段和浓相压缩阶段,并且细颗粒的滞气能力明显好于粗颗粒的滞气能力,为拓宽气固流化床干法选煤加重质的粒度范围提供参考。通过对塌落机制的分析,提出气固流化床床层塌落速度计算模型Uc=(U-Umf)4Hf/(Hf+Hs),其计算值与实际的测量值吻合较好。
秦云飞骆振福赵跃民吕波陈彩静付芝杰黄伟李强
关键词:磁铁矿粉气固流化床塌落
不同参数对振动流化床分选细粒褐煤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阐述了振动流化床的结构及作用机理。对6~3,3~1 mm褐煤分别进行了浮沉实验,说明当分选密度为1.7 kg/L时,褐煤属中等可选煤。在振动强度大于1的情况下,利用振动流化床模型机对6~3 mm和3~1 mm褐煤分别进行分选实验,研究流化气速、振动强度、床层高度、煤炭水分等对褐煤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化数N为0.3,振动强度为1.5时,褐煤分选效果最好。从上至下将床层按体积分数7∶3的比例分为精煤和矸石时,可能偏差E值分别为0.202(6~3 mm)和0.225(3~1 mm)。随着外水含量的增加,褐煤分选效果逐渐变差,当外水含量分别小于4.5%(6~3 mm)和2.0%(3~1 mm)时对褐煤分选几乎没有影响。当床层高度低于70 mm时,床层高度对褐煤分选影响甚微,当床层高度高于70 mm时,褐煤分选效果急剧变差,床层高度的选择应考虑分选效果与处理量2个因素。
石丁丁赵跃民张振华陈彩静秦云飞
关键词:褐煤分选振动流化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