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淑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胃癌
  • 6篇化疗
  • 4篇晚期
  • 4篇晚期胃癌
  • 4篇干预
  • 3篇胃癌患者
  • 3篇癌患者
  • 2篇延续护理
  • 2篇置管
  • 2篇生活质量
  • 2篇输液
  • 2篇疼痛
  • 2篇呕吐
  • 2篇肿瘤
  • 2篇揿针
  • 2篇晚期胃癌患者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肿瘤

机构

  • 13篇江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3篇阮淑芳
  • 7篇袁兰
  • 5篇周佳
  • 4篇熊秋萍
  • 1篇徐炎良
  • 1篇宋荣峰
  • 1篇修穆群
  • 1篇万以叶
  • 1篇叶春英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疼痛护理模式在晚期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晚期胃、肠癌患者构建疼痛护理模式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晚期胃肠道肿瘤具有疼痛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R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实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NRS疼痛评分为(1.14±0.64)分,对照组NRS疼痛评分为(3.64±0.4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晚期胃、肠癌患者中采用疼痛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阮淑芳张志娟王路修穆群
关键词:晚期胃癌晚期肠癌
胃癌患者化疗的医护一体化干预方法与干预效果评估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患者的医护一体化干预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8月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同时记录化疗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CF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CF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胃癌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而且还能更好地改善癌性疲乏症状,提高护士护理水平,减少化疗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使得患者对护理更满意,值得借鉴。
阮淑芳袁兰熊秋萍张志娟周佳
关键词:化疗负性情绪化疗副反应
追踪护理联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在晚期胃癌化疗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追踪护理联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包含的对象是因晚期胃癌来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94例患者,以单双数法为依据将患者划分成为两个小组,乙组与甲组包含患者数量各计47例。乙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甲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追踪护理联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比两小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生化功能指标。结果:统计数表明,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乙组患者,护理后生化功能指标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于晚期胃癌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追踪护理联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效果确切,患者生化功能指标可显著被改善。因而在该类患者护理过程中追踪护理联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应被大力推广。
周佳阮淑芳熊川张志娟袁兰谌瑶瑶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疗
多媒体教材指导社区护士PICC置管居家期维护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多媒体教材在指导社区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居家期维护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80例胃癌PICC置管出院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2组置管患者导管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形成、留置时间情况。结果对照组导管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形成明显多于试验组;试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PICC置管技术的多媒体教材学习可以明显提高社区护士进行PICC导管居家期维护的效果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值得推广。
阮淑芳叶春英熊秋萍
关键词:社区护士PICC置管
微信公众平台在PICC带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剖析PICC带管患者延续护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效果。方法:收集PICC带管患者共112例,并将之随机等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信公众平台。观察两组护理干预4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09.14±8.94)分、PICC相关知识得分为(112.64±10.09)分,明显比观察组的(149.87±10.03)分、(142.47±11.9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者(9例)明显比观察组(2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PICC带管患者施以延续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阮淑芳
关键词:延续护理
揿针治疗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揿针在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中的价值方法 将120例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揿针治疗,但选择的穴位不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选取与胃肠功能无关...
阮淑芳张志娟
个体化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4例。2组均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在置管前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置管情况、患者适应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置管时间为(6.53±2.74)d,长于对照组的(5.11±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患儿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评分为(109.33±11.18)分,高于对照组的(94.57±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适应行为能力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置管时间,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张志娟阮淑芳袁兰
关键词:股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
揿针疗法联合舒适干预模式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联合舒适干预模式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进行,共纳入江西省肿瘤医院120例接受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揿针疗法联合舒适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恶心呕吐改善情况、功能状态[卡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疲乏状况(中文版Piper疲乏评估量表)、依从性情况及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问卷(EORTC-QLQ-C30)]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恶心呕吐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iper疲劳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疗法联合舒适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升功能状态,减轻疲乏状况,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阮淑芳张志娟袁兰周佳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化疗恶心呕吐
PDCA循环护理对胃癌患者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调整(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11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护理后3周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显著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54%)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49%,相比对照组的69.64%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PDCA循环护理模式显著提高了胃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
周佳阮淑芳张志娟袁兰熊川谌瑶瑶陈玲飞
关键词:胃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
晚期胃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疼痛的干预价值初评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疼痛的干预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应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7例,其中,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评价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疼痛的干预价值较高,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广泛推荐采纳。
阮淑芳
关键词:晚期胃癌优质护理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