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祥

作品数:38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地基
  • 9篇沉降
  • 7篇地基处理
  • 7篇损伤识别
  • 7篇桥梁
  • 6篇公路
  • 5篇软土
  • 5篇沉降计算
  • 4篇优化设计
  • 4篇填埋
  • 4篇填埋场
  • 4篇桥梁损伤
  • 4篇桥梁损伤识别
  • 4篇路基
  • 4篇垃圾
  • 4篇垃圾填埋
  • 4篇垃圾填埋场
  • 3篇地基沉降
  • 3篇地基沉降计算
  • 3篇电力

机构

  • 26篇北京市勘察设...
  • 11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国家电网公司
  • 4篇北京市建筑工...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市首都公...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北京公科固桥...
  • 1篇中铁十四局集...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作者

  • 37篇薛祥
  • 7篇滕海文
  • 7篇霍达
  • 6篇于玮
  • 5篇沈滨
  • 5篇葛虹
  • 5篇邱冬瑞
  • 5篇侯东利
  • 3篇乐园
  • 3篇唐建华
  • 3篇马秉务
  • 3篇李军
  • 2篇李立
  • 2篇周宏磊
  • 2篇杨素春
  • 2篇姜勇
  • 2篇陈卫新
  • 1篇董宏英
  • 1篇姜雪峰
  • 1篇韩煊

传媒

  • 5篇工程勘察
  • 4篇建筑结构
  • 2篇江苏电机工程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 1篇钢结构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制冷空调与电...
  • 1篇电力需求侧管...
  • 1篇电气应用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2010年全...
  • 1篇全国建筑工程...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复杂地基勘察与其组合地基的优化设计分析
本文介绍呼和浩特市某工程依据详细可靠的勘察成果,针对地基的不均匀特征,设计采用了长短桩、疏密桩及换填组合的地基方案。运用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分析的原理,采用SFIA方法进行了上述设计方案的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计算。计算结果...
薛祥来潇李军葛虹于伟
关键词:复杂地基勘察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南通中级人民法院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及经济性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介绍了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冰蓄冷系统的流程和设备配置,并对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冰蓄冷系统能满足空调系统的供冷要求,对电网有较好的移峰填谷能力。当峰谷电价差增大时,冰蓄冷的优越性更明显。
薛祥王晓峰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情况移峰填谷
北京某高速公路软土段高填方路基沉降计算及地基处理方法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软土地基是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施工中的重点,过大的地基变形常常发生于上述工况条件下,而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在填方路基宽度较大、填方较高,且软土厚度较大、较深的情况下,沉降计算值和实际值常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地基处理措施失当。本文以北京某高速公路软土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以及沉降观测为例,对软土地基上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计算及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李立马秉务薛祥
关键词:高填方软土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检测沉降计算
大直径长桩基础承载变形特性的'分区法'和'类比法'计算模型探讨
国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中长桩设计计算方法不能较好地吻合超高层建筑目前常采用的长桩或超长桩基础承载和变形机理.本文综合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大量超高层建筑的桩基设计、桩基础沉降及单桩载荷试验等工程实践及实测资料,探...
薛祥张学阳乔利国蒙思宇王浩然
关键词:建筑工程承载能力
大面积荷载下非饱和软土场地考虑时间效应的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被引量:7
2021年
大面积荷载下非饱和软土场地单桩负摩阻力在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进行计算时,会遇到桩侧软弱土层深度确定困难、负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与该规范建议方法确定的形式有差异等问题,导致基桩负摩阻力计算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对正负侧摩阻力规定或推荐的做法,国内外对单桩负侧摩阻力的研究、实测成果,结合某工程场地形成后大面积填土荷载作用条件及地层分布等,建立了大面积荷载作用下基桩负侧摩阻力分布的概念模型;基于实测桩侧土变形数据,对场区土层的变形数据进行对数曲线拟合,确定场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及桩侧土固结度,并以此来计算桩及桩侧土考虑时间效应的分层沉降,然后基于桩及桩侧土变形相等的原则确定考虑时间效应的中性点。最后给出了大面积荷载下单桩负摩阻力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某工程项目为例的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对大面积荷载下单桩负摩阻力计算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及应用价值。
薛祥朱春杰郑毅陈源浩侯东利杨素春周宏磊
关键词:单桩负摩阻力
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在场地形成后平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因设计施工考虑不周导致的工程问题常有发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作业条件,对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造价及工期等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和优化后,最终采用换填羊矸石及水稳料等处理方法,解决了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难题。换填处理设计时,采用了e-p曲线法、考虑应力历史的e-lgp曲线法,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工况采用基于三轴K_(0)固结变形曲线法等估算换填处理后地基变形,解决了欠固结土、超固结土及非饱和土固结度估算等复杂条件下沉降和工后沉降估算困难的问题,为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设计方案成功实施后,节约直接成本300余万元,缩短了工期,该红黏土素填土处理设计思路和变形估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
关键词:地基处理优化设计沉降工后沉降
北京某高速公路软土段高填方路基沉降计算及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软土地基是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施工中的重点,过大的地基变形常常发生于上述工况条件下,而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在填方路基宽度较大、填方较高,且软土厚度较大、较深的情况下,沉降计算值和实际值常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地基处理...
李立马秉务薛祥
关键词:路基沉降地基处理沉降计算
文献传递
地基强度随固结度增长的原理在垃圾填埋场地基承载力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按常规建筑结构地基承载力评价的方法给出的垃圾填埋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远小于垃圾填埋场的基底压力,而目前国内外规范对柔性基础(如垃圾填埋场、高填方路基)下地基承载力没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确定方法,因此急需研究在所建大型垃圾填埋场不进行地基处理的情况下如何评价场区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本文利用建筑结构按等效抗剪强度原理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基于地基土在垃圾体填埋过程中其承载力随地基固结度的提高而增大的基本原理,对大型垃圾填埋场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的提高进行了研究,以在勘察阶段更好地评价大型垃圾填埋场的地基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地基承载力随固结度提高的情况下,各垃圾场填埋阶段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满足要求,反之,若不考虑地基承载力随固结度的提高,垃圾填埋场在部分填埋阶段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满足要求。实践证明,采用本文方法对垃圾填埋场的地基承载力进行评估是一种实用、有效和可靠的评估方法,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薛祥李军侯东利李根义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固结度地基承载力
基于VB与ANSYS的门式刚架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VB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借助VB语言的强大功能,完成门式刚架的优化设计。首先,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APDL语言的软件开发功能,开发出了单跨变截面门式刚架优化设计程序。然后,利用VB开发了方便的参数输入图形化界面,结合笔者编制的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程序,自动完成门式刚架优化设计过程。最后通过VB结果后处理界面提取计算结果数据,比较优化前后参数,得出该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结论。
邱冬瑞董宏英薛祥
关键词:门式刚架优化设计VBANSYS二次开发
岩土工程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的数据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深层关系、潜在规则和知识。本文主要简述了岩土工程中常用数据挖掘的对象、任务、挖掘技术及挖掘步骤。简要地分析了不同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测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岩土工程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机性,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薛祥孙宏伟沈滨于玮张权益
关键词:岩土工程数据挖掘知识发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