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继发性异位预防和处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家指南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学会网站、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网站、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网站、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获取关于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继发性异位预防和处理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由2名研究者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由医院血管通路小组将提取的证据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2篇、Meta分析5篇。最终从7个方面形成了35条最佳证据,包括置管前评估、导管选择、置管部位、导管固定及敷料更换、置管后观察与维护、继发性异位的处理、静脉治疗团队的组建及培训。结论该研究总结了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继发性异位预防和处理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医院及新生儿的实际情况选择证据,制订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继发性异位发生率。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关于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团体标准、系统评价和范围审查,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3年6月。指南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其余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证据并分级。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6篇指南、2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1篇范围审查和1篇团体标准,从组织与培训、风险识别、眼部评估、眼部保护、体位管理、定期观察6个方面共总结了16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最佳证据,ICU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有针对性的证据对俯卧位患者进行眼部保护,从而降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