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竹红菌素B的两种剂型用于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观察竹红菌素B的脂肪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鲜红斑痣动物模型的光动力作用是否有差异,并观察其光动力效应及副作用。方法:莱亨鸡32只,分为对照组;HMME组;脂质体0.5 mg/kg组和1.0 mg/kg组;脂肪乳0.5 mg/kg组和1.0 mg/kg组。莱亨鸡静脉注入光敏剂后,立即用532 nm的激光照射鸡冠直径1 cm的圆形区域,激光剂量为功率密度100 mW/cm2,能量密度120 J/cm2。PDT后每天进行观察照像,14 d后取材进行病理观察。结果:HMME组6例皆为中度改变,真皮浅层血管网明显减少,结痂轻。脂肪乳0.5 mg/kg组6例中5例为重度改变、1例为中度改变,脂质体0.5 mg/kg组6例皆为重度改变,病理见表皮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少,结中等厚度的黒痂。脂肪乳1.0 mg/kg组6例皆为极重度,脂质体1.0 mg/kg组5例为极重度改变、1例为重度改变,病理为痂下坏死灶,部分修复的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几乎无血管,结黑色厚痂。结论:HB的脂肪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鸡冠的光动力效应基本一致,都具有较好的血管破坏作用,但对正常表皮和真皮的损伤较重。
- 黄乃艳刘凡光顾瑛范思均施东雯刘昕赵井泉
- 关键词:竹红菌素鲜红斑痣光动力疗法
- 竹红菌素B的两种剂型对小鼠S180肉瘤的光动力作用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竹红菌素B(HB)微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荷瘤小鼠的光动力效应,并比较两者作用是否相同。方法昆明小鼠双侧胸皮下接种S180肉瘤腹水瘤液制成肿瘤模型。实验分为6组,每组6只小鼠。对照组(不作PDT处理);HMME组(10 mg/kg,给药1 h后照光);脂质体-1组(给药1 h后照光)和脂质体-6组(给药6 h后照光);脂肪乳-1组(给药1 h后照光)和脂肪乳-6组(给药6 h后照光),后4组HB剂量皆为1.5 mg/kg,尾静脉给药。激光波长532 nm,功率密度为100 mW/cm2,能量密度100 J/cm2。测量治疗前后瘤体大小,7 d后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PDT治疗后,肿瘤体积无缩小。HMME组肿瘤表面坏死轻,镜下皮肤和肿瘤浅层出现坏死,坏死灶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两种HB剂型1 h组全部出现较重的肿瘤坏死,呈黑色,范围较肿瘤小。镜下皮肤及肿瘤的坏死,坏死灶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炎性细胞侵入未受破坏的肿瘤组织。两种HB剂型6 h组8只小鼠中有6只肿瘤表面无坏死,镜下在正常皮肤下、肿瘤深部有明显的坏死,呈椭圆形,坏死灶周围及皮下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侵入未受破坏的肿瘤组织。结论HB的微乳和脂质体剂型都有一定的光动力效应,作用相近,HB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光敏剂。
- 黄乃艳顾瑛刘凡光范思均施东雯刘昕赵井泉
- 关键词:S180肉瘤光动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