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炜

作品数:21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氢气
  • 7篇化学镀
  • 6篇氢气分离
  • 6篇膜反应器
  • 6篇反应器
  • 6篇复合膜
  • 4篇镀液
  • 4篇多孔
  • 4篇金膜
  • 4篇合金膜
  • 4篇法兰
  • 4篇氨分
  • 4篇氨分解
  • 4篇
  • 4篇纯氢
  • 3篇镀钯
  • 3篇重整
  • 2篇单质
  • 2篇低温甲醇
  • 2篇多孔陶瓷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1篇邵炜
  • 20篇唐春华
  • 14篇李慧
  • 13篇鲍锋
  • 10篇徐恒泳
  • 4篇刘宴
  • 1篇董恩宁
  • 1篇孟繁琼

传媒

  • 2篇天然气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金属膜分离器及应用
一种新型膜反应器,包括将无多孔支撑金属膜或者负载在多孔多孔支撑体上的复合膜集成组装在反应器中,反应器用来分离甲醇重整合成气得到纯氢。其中无多孔支撑金属膜为纯金属或合金,复合膜为金属通过化学镀或者磁控溅射负载在金属多孔支撑...
李慧鲍锋唐春华邵炜徐天莹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间隙结构的指型钯基复合膜及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间隙结构的“指型”钯基复合膜制备方法。包括沉积在多孔材料的钯膜或钯合金膜,钯基复合膜为指型结构,并且在钯基膜和多孔材料之间存在间隙。制备方法为:碳酸盐纳米颗粒悬浊液修饰多孔材料表面缺陷和针孔,化学镀或化...
李慧唐春华徐恒泳邵炜徐天莹鲍锋
文献传递
一种超纯氢气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纯化工艺和技术。采用金属镍膜,能用于分离含氢合成气得到纯氢,或者脱除氢气中的C<Sub>x</Sub>H<Sub>y</Sub>(x=1‑30),O<Sub>2</Sub>,CO<Sub>2</Sub>...
李慧鲍锋邵炜唐春华
一种具有加热和氢气分离功能的膜分离器
本发明属于氢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和氢气分离功能的膜分离器,膜分离器主要包括防爆腔、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加热腔、氢气分离腔和氢气收集腔,所述防爆腔内设置加热器件接线端和热电偶接线端,所述加热腔内设置电加热器件和均布...
李慧唐春华鲍锋邵炜徐天莹
一种化学镀/电镀制备钯管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镀/电镀制备钯管的方法。在高温胶、聚合物纤维或金属模具上用化学镀/电镀方法制备一定厚度的钯或其合金膜后,采用水处理或加热的方法将模具移除,进而得到钯管。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厚度便于控制(10‑150μm...
李慧徐恒泳邵炜徐天莹
文献传递
一种钯复合膜或纯钯膜制氢反应器
一种钯复合膜或纯钯膜反应器,包括将钯复合膜或者纯钯膜束状组装在反应器中,膜外或者膜前装有催化剂。其中钯复合膜为金属钯通过化学镀负载在金属支撑载体上,而钯复合膜或者纯钯膜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密封和集成。膜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原位...
李慧鲍锋唐春华邵炜徐天莹
文献传递
用于二氧化碳催化还原的液态金属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还原反应方法,属于碳捕捉、二氧化碳还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列问题:催化剂表面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较低;催化剂的有效活性位点数目下降。该催化剂具有液体...
李慧孙曦唐春华谢培养徐天莹鲍锋邵炜
一种在线超纯氢分析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超纯氢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样品气切换阀、切换进样阀、进样阀、分析色谱柱、检测器等组成,可以对超纯氢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气和产品气同时进行在线分析,检测范围大,可以覆盖从常量检测、微量检测到ppb级的痕...
徐恒泳孟繁琼唐春华董恩宁邵炜
一种化学镀钯或其合金膜进行化学镀前的活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多孔载体表面化学镀钯及其合金膜的化学活化方法,即对无催化活性的载体进行活化处理,然后经化学镀进行金属沉积的方法,主要解决传统化学镀活化工艺中存在的锡离子干扰,操作复杂等问题。采用了由表面活性剂分散的Pd...
徐恒泳唐春华刘宴邵炜
文献传递
Pd/γ-Al_2O_3对超薄金属钯复合膜表面缺陷修复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化学镀制备的超薄金属钯复合膜的表面缺陷填充Pd/γ-Al2O3粒子并提供钯核,进而通过化学镀制备了致密超薄金属钯复合膜。结果表明,首次化学镀制备的金属钯膜的厚度约为1.22μm,而以Pd/γ-Al2O3粒子对其缺陷进行填充并进一步化学镀制备的钯膜厚度仅增大到1.32μm,说明第二次化学镀金属钯主要沉积在经Pd/γ-Al2O3粒子填充的缺陷位上。在400℃,100kPa压力下,氢气渗透速率为0.8378mol·m-2·s-1,为初镀钯膜的81%,而H2/N2理想分离因子从初镀膜的370增大到13700。可见,该方法实现了超薄金属钯复合膜缺陷的局部修复,在基本不增加膜厚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了钯复合膜的表面针孔。
唐春华邵炜徐恒泳
关键词:化学镀复合膜氢气分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