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钟
- 作品数:19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岭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新诗民间化运动论略被引量:1
- 2006年
- 赵金钟
- 关键词:中国新诗民间化论略抗日战争新诗创作民间性
- 小体制下的大精灵——评宋伟富的“小诗”
- 2012年
- 宋伟富的"小诗"颇具魅力。这种魅力既体现在其出色的艺术表达上,更体现在其独具的思想内蕴上。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欣赏他的小诗,主要不在于它的形式如何优美,而在于其内容给了我们独特的思想感受和人生启迪。宋伟富的"小诗"内容丰富,但概括地看大致有两个主题:"谈人生"与"说社会"。这两大主题各有侧重又互为关联,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谈人生,他更多的是赞美坚实的土地、奉献的精神,张扬真诚,批评虚荣;说社会,他则更喜欢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前者着眼于人格历练,后者着眼于社会构建。它们共同体现了诗人关注人生、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与审美追求。
- 赵金钟
- 关键词:小诗哲理性
- 爱的层次:读阿毛的组诗《爱情病》
- 有人说,阿毛是"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与高傲的梦想者"。"她以痛楚的绝望歌唱来阐释女性悲剧的命运,预言女性的宿命",并在不知不觉中突显自己的个性与理想。(毕兰《栖在诗歌枝头上的一只"荆棘鸟"》)浪漫、高傲、梦想与痛楚、绝望、悲...
- 赵金钟
- 文献传递
- 俗化写作:当代诗歌创作的主潮
- 2009年
- 新时期30年来,改革开放的政治环境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与生机,也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新诗作为四大文学文体中最为活跃的品类,其突出的创作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在辉煌的成就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新诗创作还远没达到成熟和完善的地步,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为了总结新时期30年来的新诗发展历史,探究弥补缺陷与不足的良策,我们邀请了几位多年从事新诗教学与研究的教授和博士,对新诗30年来的发展轨迹、朦胧诗的历史功过、当代新诗写作中的俗化现象以及政治抒情诗的当下处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以期为读者准确认识当下诗歌现状提供一些启示,同时也为当代诗歌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某种助益。
- 赵金钟
- 关键词:诗歌写作自言自语流派
- 论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叙述策略
- 2014年
- 21世纪以来,因"第三代"而来的叙述之风依然盛行,但表现得不再像"第三代"同仁那样狂热与偏执。一些诗人开始自觉地将叙述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诗写之中。同时,也开始思索这种方法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其与生俱来的某种局限,不再把它当成无往而不胜的艺术图腾。辩证地处理抒情与叙事的关系,力争让叙事与抒情作无间的融合,让诗性表达在多元共生的状态中完成,已成为诗人写作的共识。"冷抒情"、"留有余地"的叙述方式以及运用细节、场景、戏剧手法构建诗的"隐喻"体系等,成了叙事性写作的重要手段与策略。
- 赵金钟
- 关键词:诗歌隐喻
- 故土与他乡:南粤大地上的双声合奏——广东新世纪诗歌扫描
- 2014年
- 一近些年来,'区域诗歌'的概念流行于诗坛,并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区域'的强调实质上就是对'水土'的强调。'水土'是人类的家园,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特征,而且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即留下了浓厚的文化印记。所以,提到某一方'水土',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那一方'水土'的自然条件、地貌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传统。
- 赵金钟
- 关键词:诗歌水土
- 诗歌回乡:底层写作的现实意义
- 2008年
- 65年前胡风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第二义的诗人”。的问题,这类诗人的重要特点是将写作当成生存的手段和方式。在他们那里,写作文本和生存母本是分离的,其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主要体现为“在写作中生存”。
- 赵金钟
- 关键词:写作诗歌诗人文本
- 传统与现代的交锋和辩议——关于洛夫《唐诗解构》的对话
- 2013年
- 一、对传统的态度张德明:台湾诗人洛夫被批评家称为现代"诗魔",他的诗歌往往不遵寻常理路,不合惯常思维,显得诡异和飘忽。同时,诗人也常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在古典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作大胆的穿越和巧妙的接洽,用诗歌的形式来寄寓自我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独特思考与不凡理解。《唐诗解构》是洛夫创作的一个系列组诗,诗人从古典诗歌的经典文本出发,进行全新的现代汉语书写,在传统的诗意树上生发出新的枝叶和花果,显得妙味横生,饶有旨趣。我个人认为。
- 张德明赵金钟王士强张厚刚
- 关键词:台湾诗人诗歌形式经典文本旧体诗词
- 王兆胜散文理论研究纵论被引量:1
- 2016年
- 王兆胜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散文研究专家。他的学术视野开阔,"史"的意识清晰,其学术研究持论的重要策略是比较方法。文体之间的比较、作家之间的比较与作家自身的比较是此种方法展开的三个向度;而"脑"与"心"的辩证则是王兆胜持论的重要尺度。思想与灵悟高度融合而成的散文作品才是"人类理想的散文",兼顾了思想与灵悟的散文理论才是理想的散文理论。王兆胜谈论问题习惯于强调辩证,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自觉。
- 赵金钟
- 关键词:散文
- 戴望舒:自由诗成熟的新界标
- 2007年
-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灵魂,也是中国自由诗走向成熟的代表人物。他突破"新月"派的格律主张,将重心转向探寻诗的内在情绪和内在节奏,变格律美为旋律美,注重日常语言的运用,创造出了一种既有情绪节奏又有回荡旋律的具有散文美特征的自由诗体。这种诗体,是对"五四"以来自由体形式探索的一种新的提升;而他的以情绪为核心的诗歌理论,则又是对新诗美学原则的一次科学性总结和本质性阐释,对现代汉诗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 赵金钟
- 关键词:自由诗情绪节奏散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