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徽
- 作品数:3 被引量:6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太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的迁移与脱氮转化
- 本论文选择太湖典型藻型湖区-梅梁湾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梅梁湾由北向南设置四个样点,采集四个季度的无扰动柱样,通过流动培养装置恒温培养,测定梅梁湾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迁移速率,并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气态产物测定及同位...
- 徐徽
-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水界面迁移通量反硝化
- 文献传递
- 太湖水土界面氮磷释放通量的流动培养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运用一种新的水土界面释放通量研究方法——流动培养法,对太湖不同湖区不同季节条件下水土界面氮磷释放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体沉积物是其上覆水体氮磷的内源,不同湖区间铵态氮、磷酸盐交换速率差异显著,其中,受入湖河道污染输入影响较大的梅梁湾北部、竺山湾、西部沿岸带湖区铵态氮释放速率[(103.35±13.17)mg.m-2.d-1]显著高于太湖其他湖区[(11.87±12.03)mg.m-2.d-1]。磷酸盐空间释放规律与铵态氮相似,但释放的高值还出现在西南沿岸带、贡湖湾和东太湖。与静态培养方式下获得的结果相同,流动培养方式下梅梁湾铵态氮和磷酸盐释放速率也表现出季节性和空间差异,即夏季水土界面氮磷释放速率高于春、秋季,且污染严重湖区的释放速率高于其他湖区。由于流动培养的气密性减少了上覆水铵态氮以NH3的形式挥发,使得铵态氮释放速率高于敞口的静态培养方式;而就非挥发性磷酸盐释放速率而言,2种培养方式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 徐徽张路商景阁代静玉范成新
- 关键词:太湖铵态氮磷酸盐
- 太湖梅梁湾水土界面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被引量:42
- 2009年
- 运用无扰动芯样实验室内流动培养、稳定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气态产物测定及同位素配对技术,对太湖梅梁湾北部到南部的4个梯度样点的水土界面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梅梁湾内及湾外开敞湖区4个样点的水土界面反硝化脱氮速率为(46.36±13.26)-(16.34±22.74)μmol/(m2·h),厌氧氨氧化脱氮速率为(7.50±2.21)-(2.05±2.90)μmol/(m2·h).梅梁湾北部河口区水土界面总脱氮能力明显高于梅梁湾南部及开敞湖区.通过对脱氮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北部脱氮过程主要以上覆水硝酸盐为底物的非耦合反硝化过程(Dw)为优势过程,而梅梁湾外开敞湖区则以沉积物硝化过程耦合控制的反硝化(Dn)为主.影响Dn、Dw在反硝化中比重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物溶氧侵蚀深度和上覆水NO3-浓度的差异;梅梁湾厌氧氨氧化脱氮比例占总脱氮比例为12%-14%,湾外开敞湖区则占11%,影响其比例差异的主要因子是反硝化强度的大小及其反硝化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
- 徐徽张路商景阁代静玉范成新
-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反硝化厌氧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