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7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急性梗阻性黄疸7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急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急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并放置鼻胆管引流,术后规范口服吡喹酮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合并肝吸虫感染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系统驱虫治疗后再行胆囊切除术,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急性梗阻性黄疸,可选择行ERCP及EST治疗,效果良好。 李敏朋 赫军 俞渊 许斌 左江伟 廖轲关键词:肝吸虫 梗阻性黄疸 胆囊切除术 吡喹酮 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以及防止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手术后出现胆漏并发症的患者16例,总结并分析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并探讨研究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此16例患者中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的患者有5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3例(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肝外伤手术的患者有2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患者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2例,肝癌肝叶切除的患者有1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的患者1例。其中15例患者治愈出院,有1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治愈率为93.8%;主要的治疗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方法为B超引导下的置管引流。结论在行肝胆外科手术后造成患者胆漏的原因主要为T管脱落或拔除后胆漏,胆肠吻合口漏,迷走胆管损伤、肝内胆管损伤、残端钳夹脱落等,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治愈率较高,在行手术的过程中早期预防,充分引流可以有效的预防胆漏的发生,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左江伟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 胆漏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谵妄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谵妄症状的2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19例症状较轻,经吸氧,使用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奥氮平、氯丙嗪等药物对症治疗后24 h内好转;4例症状较重,予以改善脑循环及补充营养等支持疗法,并辅以心理治疗,1周内症状消失。无一例死亡。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的急性谵妄早期发现、诊断并治疗,对其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潘孟 赫军 陆世锋 左江伟 李敏朋 廖轲 许斌 范芳 俞渊 潘壮关键词:谵妄 腹腔镜检查 老年人 病例报告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结肠镜下诊治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因便血、腹泻等原因经本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LST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行黏膜下靛胭脂染色和放大内镜观察其大体形态及腺管隐窝开口类型,将上述内容与治疗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行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采用内镜下手术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内镜下LST病灶大体型态分为颗粒型(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非颗粒型(假凹陷型、扁平隆起型),其中颗粒均一型(40.5%)与结节混合型(42.9%)比例较高,镜下大体形态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7.6%。放大内镜观察隐窝开口类型以Ⅲ型(47.6%)与Ⅳ型(45.2%)为主,镜下隐窝开口类型在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定性方面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2%,在恶性及非恶性定性方面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5%。全部病例经内镜治疗病灶,切缘干净、出血少、无穿孔、创面愈合良好。全部病例术后均以复查肠镜等方式随访3至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依据LST内镜下大体形态及腺管开口类型初步判断病理类型价值较高,内镜下手术治疗疗效可靠且安全。 余剑波 秦艳芳 林进方 左江伟 梁红 张劲 李赟文 郭金彦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结肠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指不合并主动脉夹层,而单独出现的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SISMA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国内外报道病例较少。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报道明显增多,现复习相关文献,对SISMAD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左江伟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夹层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isolatedsuperiormesentericarterydissection,SISMAD)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SISMAD报道明显增多,但关于该病的治疗至今仍无一致的意见。我们总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 左江伟 竺挺 符伟国关键词:肠系膜 诊治 血管外科疾病 影像诊断技术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被引量:1 2014年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9岁,因“解暗红色血便12小时”于2013年3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2小时无明显诱因解暗红色血便数次,量较多,便后行走时晕倒在路上。无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 潘壮 刘磊 左江伟关键词:MECKEL憩室 异位胰腺 异位胃黏膜 出血 41例高龄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干预,提高根治性手术率,改善总体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5岁以上行根治性手术的4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并基础疾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术前合并基础疾病共26例(63.4%),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术中出血量大于250 mL 13例,手术时间超过200 min 12例,联合器官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21例(51.2%),包括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吻合口瘘、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年龄大于80岁、合并基础疾病、低血红蛋白(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超过200 min是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的危险因素。 余剑波 左江伟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高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A组的23.0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临床应推广适用。 左江伟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疗效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动脉钙化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l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实验性动脉钙化大鼠不同时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在动脉钙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 左江伟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动脉钙化 免疫组化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