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愿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抗战初期格鲁对美国远东政策的主张评析
- 2008年
- 1937年7月至12月,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力主继续保持中立静观的消极政策。这种主张并非是一味的消极退让的产物,而与格鲁对远东形势发展的预估和设想有很大关联。在他看来,只要能合理利用外交技巧,就可能同时兼顾美日关系、美国在远东的实际利益和其所坚持的原则,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机会主义的设想反映了格鲁的外交观和他对美国远东利益的认知,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人士在远东外交问题上的一种思路。
- 张愿
- 关键词:温和派动机
- 1964年美军首次印度洋部署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 2019年
- 20世纪60年代,印度洋地区形势紧张与西方国家力量薄弱的矛盾为美国军力进入印度洋提供了强大动力,但1964年美军首次进入印度洋的部署主要是美国政府推动和主导的结果,其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实质是干涉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海军外交"。但美军首次在印度洋的部署,既未顾及地区国家的真实立场,又未预料到军事资源有限的形势发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反映了印度洋地缘政治格局的破碎和复杂,也说明了美国初次进入印度洋时的谨慎和困难。
- 张愿
- 关键词:美国海军军事存在
- 帝国权力更替的开端——20世纪30年代美英太平洋岛屿主权与跨太平洋航空之争被引量:4
- 2017年
- 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开始,围绕中太平洋的二十多个岛礁,美、英两国曾发生过较为激烈的领土主权争端。美国从这场较量中脱颖而出。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国际形势,牢固地把握了主动权,在坚决维护自身在夏威夷的垄断地位的基础上,又借机进入原为英国势力范围的大洋洲腹地,掌握了跨太平洋空中航线,加强了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联系,牢固确立了自己在太平洋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而深处内外困境的英国则节节败退,不断失去自己在太平洋的关键据点,甚至无法保护原本属于自己的海外属地。这场美英之争本质上是新技术条件下美、英对太平洋地区秩序的重构。它既反映了太平洋霸权的转移,其结果也加速了霸权转移的过程,宣告了美国主导下的"太平洋世纪"的到来。
- 张愿
- 关键词:美英关系岛屿主权航空
- 1972年美苏《防止海上事件协定》档案解读——兼议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3
- 2017年
- 1972年《美苏防止海上事件协定》历来被视为国际军事互信机制建设的典范。然而,《协定》谈判前后美国政府档案文献显示,在1972年美苏谈判中,共同的安全利益只是谈判的起点,却不是终点。两国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并不只是如何减少海上事件,而是更多地关注如何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减少海上事件。协定的结果也不是由对抗转向缓和,而只是以一种游戏规则下的对抗转换为另一种游戏规则下的对抗。因此,中国在考虑防止海上事件机制建设时,应本着现实主义原则来界定此类协定的性质和进行谈判,而不宜过分强调其在加强军事互信、改善国家关系上的意义。
- 张愿
- 关键词:军事互信现实主义
- 旧金山体系下的竹岛/独岛问题
- 2017年
- "旧金山对日和约"留有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竹岛/独岛问题并非特例。对战后日本领土处置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些问题正是在冷战强有力的影响下才悬而未决。该条约是在多边框架下准备和签署,并由各种考量相互关联而成。然而,多年来这些历史、政治的联系一直被忽视,或者被其他一些特点所冲淡。回顾它的冷战起源及多边联系,竹岛/独岛问题的解决应在一个更宽广的多边框架内与其他突出问题一起考量。欧洲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如1975年赫尔辛基宣言(协定)。
- 原贵美惠张愿
- 关键词:冷战
- 政府换届背景下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转向、原因与前景被引量:4
- 2022年
- 在大选背景下,从2021年起,杜特尔特政府的南海政策出现大幅调整迹象,它显著加大了在南海议题上对华外交抗议的频度、力度和范围,重提、固化“南海仲裁案”,为“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设置条件,以“全政府”方式,企图将菲南海主张付诸实施,并迅速强化了与美、日、澳等国的安全合作。这其中既有杜特尔特迎合选民和外交战术的原因,又是菲律宾对中美战略博弈及印太地区格局认知、美菲同盟关系调整、菲国内政治走向继续右倾等多种长期性因素发展的结果。马科斯政府上任以来,以“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名义,一面以绕过南海争端为杠杆,积极改善对华关系,一面坚持菲在南海主张和寻求扩大其实际存在,并继续强化与美日等国安全合作。其本质是要寻找到一条以最小成本风险、实现菲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道路。菲政府未来仍将根据中美关系、美菲同盟新一轮议价、美“印太经济构想”的落地情况、中国与其他南海当事国对南海热点的管控等因素的发展与互动,不断灵活、谨慎地调整其南海政策及对华、对美政策。
- 张愿
- 关键词:南海政策马科斯
- 试析美国海军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即开始着手对美国海军战略进行全方位调整,内容涉及部队能力建设、舰队结构调整、全球兵力部署和发展盟友关系等方方面面。美国海军战略此番大规模调整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政府在重新研判当前和未来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平衡其战略优先次序的结果,必将对未来美国海军发展、美国外交政策以及国际海上安全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 张愿
-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美国海军
- TWIC:后“9·11”时代美国海运员工管理的新进展
- 2012年
- 2011年"9·11"事件后,为加强对船只及海岸重要基础设施的人员管理,美国国会及政府酝酿出台了TWIC计划。该计划着手通过最新的生物识别技术,从安全威胁评估、以多重身份识别为基础的出入管理、防伪技术及信息保护三个环节,确保只有获得认证的工作人员能够自由进出划定的安全区。
- 张愿
- 关键词:WIC
- 滇缅公路危机与英国对日绥靖政策的转变被引量:3
- 2008年
- 1940年7月,面对日本的进逼,英国在内外压力下做出了暂时关闭滇缅公路的决定。英国在滇缅公路问题上的处理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在远东对日绥靖政策的延续。然而,滇缅公路危机也是英国对日绥靖政策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在危机中,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英国与日本的妥协条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靠一个全面的远东协议来解决两者之间的分歧既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好处的。再加上美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英国政府对日本战争决心和战争实力的错误估计,英国政府开始了以威慑为手段迫使日本停止或者放慢南进步伐的尝试,它明显不同于以往英国政府所采取的以妥协退让为基础的绥靖政策。
- 张愿
- 关键词:绥靖政策
- 当前美国小型船只安全战略的构想与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小型船只对美国所造成的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小型船只安全战略》及其执行计划。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关及边境保护署等职能部门也出台或加强了一系列新制度和监管措施,从法律、政策、技术、外交等多个层面应对小型船只的安全挑战。这些措施改善了美国海上及海岸地区的安全状况,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近年来美国小型船只管理的构想与实践状况的检视,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拓展我国海岸安全管理的思路。
- 张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