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47 被引量:46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页岩
  • 9篇页岩气
  • 9篇孔隙
  • 8篇孔隙结构
  • 6篇盆地
  • 6篇结构特征
  • 5篇微观孔隙
  • 5篇微观孔隙结构
  • 5篇川西坳陷
  • 4篇泥页岩
  • 4篇资源潜力
  • 4篇微观孔隙结构...
  • 4篇煤层气
  • 4篇孔隙结构特征
  • 4篇含气
  • 4篇比表面
  • 4篇比表面积
  • 4篇储层
  • 3篇地质
  • 3篇三叠

机构

  • 29篇中国石油大学...
  • 2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7篇陈磊
  • 19篇姜振学
  • 7篇纪文明
  • 6篇李卓
  • 6篇王朋飞
  • 5篇陈委涛
  • 4篇蒋庆哲
  • 4篇宋昭峥
  • 4篇宋岩
  • 3篇陈磊
  • 3篇陈冬霞
  • 3篇温暖
  • 3篇李维
  • 2篇薛晓辉
  • 2篇刘庆新
  • 2篇杨潇
  • 2篇宁雯宇
  • 2篇李小越
  • 2篇李卫兵
  • 2篇胡涛

传媒

  • 4篇当代化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现代地质
  • 3篇石油学报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第十届全国化...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测井技术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中坳陷XY-1井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水型变化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XY-1井是湘中坳陷涟源凹陷的一口页岩气井,在该井排采过程中,地层水水型由氯化钙型转变成了碳酸氢钠型。为了找出水型变化原因、判断油气的保存条件,通过分析地层水化学特征,认为XY-1井地层水矿化度、氯镁系数大,钠氯系数、脱硫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小,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地层水的水型变化可能主要受注入CO2影响,而不是沟通地表淡水所引起。
彭柳张婷婷靳雅夕田佳袁艺陈磊
关键词:地层水化学特征水型
石油采油工程前期投资计划制定的优化思路被引量:3
2012年
考察目前有关文献可知,同行大都从工程技术领域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难看出,这种立足于现状调研基础上的论证模式,将增强工程投资的正确性。但工程投资的正确性固然重要,可在此基础上寻求效益最大化的项目则更为重要。
陈磊
江西修武盆地新开岭组梨树窝组页岩含气性测井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不同赋存相态含气性预测是页岩储层评价和有利区目标优选的关键问题。结合江西修武盆地实际地质情况,以新开岭组梨树窝组一段页岩为例,在TOC测试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angmuir方程校正计算获得地层条件下的最大吸附气含量;从总孔隙空间中减去吸附气占据空间求得游离气最大储集空间,获得地层条件下游离气的最大储集能力。介绍模型建立过程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结合测井解释,建立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TOC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页岩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76cm3/g,游离气含量平均为1.16cm3/g,吸附气在1 672~1 685m深度段占比达到60%以上,游离气占总含气量的比例普遍高于50%。预测含气量与实测含气量在分布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高凤琳宋岩姜振学陈磊张欣欣刘伟伟程四红
关键词:测井解释等温吸附
渝东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中国南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之一,然而在渝东北地区其勘探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其孔隙结构特征并未清楚.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CT和气体吸附实验等方法对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的微纳米孔隙类型主要为无机质孔隙,包括粒间孔和粒内孔,而N2吸附滞后环类型属于H4型,对应孔隙类型为单边狭缝型孔隙;牛蹄塘组页岩的平均总孔体积为0.031 7mL/g,平均总比表面积为34.57m^2/g.牛蹄塘组页岩过高的演化程度导致有机质孔隙不发育,进而导致其微纳米孔隙具有较差的连通性;中孔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孔体积,而微孔则贡献了相对较多的比表面积.
王朋飞姜振学李卓陈磊王国臻黄璞阴丽诗
关键词:下寒武统孔隙结构石油地质
浅谈渝东南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
2016年
通过甲烷及其同系物的碳同位素判别分析、无机气组份差别分析以及δ1 3C1-R o关系三种方法对渝东南地区五口钻井的天然气组分、烷烃碳同位素以及有机质成熟度研究成因类型。并通过图版和图表方式给出了判别煤成气与油型气的简易方式。
李小越陈磊李维刘莉
关键词:渝东南天然气碳同位素
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
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对页岩的吸附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前人针对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吸附性能的关系开展了一定研究,但在陆相页岩领域则相对比较缺乏.为此,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五段陆相页岩为对象,首先通过...
陈磊姜振学陈委涛纪文明
关键词: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孔体积
常规取心过程中页岩含气量解吸测定分析及建议被引量:9
2015年
我国页岩气储层埋深大,普遍采用常规取心方式。根据页岩储层条件及孔隙结构分析,解吸法可以更为准确的测定页岩含气量。统计发现,页岩气与煤层气在累计解吸气量与解吸时间的关系中比较一致,在解吸速率和解吸时间的关系中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采用回归法计算损失气的方法不能在页岩气解吸中盲目使用,需谨慎选择稳定解吸点计算损失气。分析认为,通过三阶温度解吸分步骤计算损失气能够完善整个测定过程;同时,针对不同压力条件地层,损失时间的计算要根据实际储层压力、泥浆压力、大气压力进行计算,保障常规取心过程中损失气及页岩含气量的准确性。
薛晓辉曾凡武陈磊李维
关键词:页岩气含气量
川西坳陷新场28井上三叠统须五段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及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特有的赋存形式、源储一体的成藏模式、不同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评价方法等均说明了页岩气储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对页岩气储层特征的研究及评价工作在国内开展的相对较少,亟需建立一套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标准。以试验分析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最新的浅井钻探、野外露头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岩石矿物学特征、有机质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岩石力学特征等方面,对川西坳陷新场28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黑色泥页岩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外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案及前人评价模式,筛选出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成熟度、厚度等8大评价参数,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标准。根据该标准评价后认为,川西坳陷新场28井须家河组五段泥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陈磊陈磊姜振学陈冬霞陈冬霞谢明贤陈委涛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特征
渝东南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27
2016年
为评价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运用超低压N2吸附实验、X衍射实验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等方法,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中微孔和中孔广泛发育,孔形以板状孔和柱状孔为主;页岩孔径分布曲线呈现三峰特征,其中,微孔主要发育在0.5~0.7 nm和1.1~1.5 nm范围内,中孔主要发育在4.0~7.0nm范围内;有机质是控制页岩微孔和中孔结构特征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渝东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储集能力的评价。
李卫兵姜振学李卓陈磊王朋飞
关键词:页岩孔隙结构
石油采油工程项目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2012年
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提出,以及走低碳、环保发展道路的要求,使得在可行性分析领域也应增加其它元素。即,在突出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关注项目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可行性分析可以围绕着:优化工程项目审计、优化工程项目论证、优化工程项目设计等三种模式着手。惟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陈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