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马裤先生》英译风格分析
- 2010年
- 《马裤先生》是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杰作。本论文就其英译本的翻译风格展开分析讨论,从多层面探讨译者对原作风格的传译、形成的迁移极其原因,旨在全面梳理译作风格,丰富老舍英译研究。
- 李越
- 关键词:老舍翻译风格
- 语言不是智力逐渐发展的产物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Bickerton的语言智力观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旨在增进对其观点的全方位了解,探讨语言与智力关系这一深奥课题。
- 李越
- 关键词:语言智力思维
- 王际真翻译策略选择的制约因素分析——以老舍作品翻译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翻译策略选择是译者翻译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整合文化学派及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合理内核并借鉴"优选论"制约理念,通过综合分析,探讨老舍短篇小说主要译者,即海外著名翻译家王际真增译、改译、删译的归化翻译策略及粗言詈语的异化翻译策略,旨在归纳并分析其策略选择的真正制约因素。结果表明,译者翻译策略选择受到文本内及文本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具有层级性和动态性特点,尤其是制约因素层级排列的差异性形成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
- 李越
- 关键词:翻译策略
- 英语中动结构的不对称性被引量:2
- 2010年
- 文章在英语中动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被广泛引用的语料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自己的假设:英语中动结构内部构件的形成机制上存在"动因竞争",而这种竞争又是各构件不对称和标记性作用的结果。当然,外部动因尤其是信息焦点侧重的不同也是英语典型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 李越
- 关键词:英语中动结构
- 基于文化视角的老舍作品初期译作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短篇小说《人同此心》、《且说屋里》英译最初发表于《天下》英文杂志,是老舍作品译作的发端。基于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考察老舍作品初期英译的赞助人、译者与作品,探讨译作中的文化元素翻译策略选择及制约,填补了老舍作品初期译作研究的空白。通过分析表明,宏观归化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微观异化翻译策略。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反映了各种文本及文外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
- 李越
- 关键词:译者文化元素翻译策略
- 老舍作品英译中的译出、译入比较被引量:13
- 2012年
- 老舍作品英语译作众多,涵盖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部分译作由中国"送出",多数作品由译入语国主动"拿来","送出"与"拿来"构成老舍作品英译的"译出"和"译入"两种路径。老舍作品英译研究表明,译出、译入各具特点、各有短长,在选材、翻译策略、出版发行、接受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接受效果的考察表明,译入作品接受效果较为显著。
- 李越王克非
- 关键词:老舍作品英译
- 英语语音习得个案研究
- 2008年
- 依据语言习得理论分析成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调查结果得知:四个母语为普通话的成年女性,在接受了20个小时的美式英语语音的教学指导后,所有参与者单词发音跟以美式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准确。虽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论断: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发音想要达到母语水平是不可能的,而调查结果表明:之所以没达到这样的水平,是由于在教学中没接受适当而必要的指导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我们教授给学生必备的语音知识,并加以引导,成年人完全可以在20小时内完全掌握美式英语发音,并说得像美国人一样地道。
- 程恳李越
- 关键词:音位语音训练语言习得汉语英语
- 隐喻的认知研究:解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引量:20
- 2010年
- 从认知角度对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关于隐喻的本质特征、特点、结构、分类等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分析,指出其贡献所在和不足,以系统了解隐喻认知观。
- 李越
- 关键词: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映射
- 试论管辖音系学音段质量分离表征的合理性被引量:1
- 2008年
- 管辖音位学音系表征与其它现代音位学流派一样,是非线性结构,但也不同于其它理论的内部结构,其中质量分离。换言之,音段音层和时量层从不同层面展示。首先,本文通过音段示例来展示管辖音系学音段时量和音层内部结构,然后以不同的语言现象从管辖音系学角度进行诠释,诸如:梵语和Pali语的辅音或元音的补偿性延长、法语的幽灵音系成分以及英语的漂浮成分等。这些数据表明:此音系学结构表征具合理性。
- 李越
- 关键词:管辖
- 老舍小说英译作品纵览被引量:3
- 2010年
- 老舍作品的翻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意义深远。本文梳理了老舍小说英译作的种类、特点及与译者的关系;指出目前老舍译作研究的不足;提出可行的研究视角,旨在为深入研究老舍作品英译奠定基础。
- 李越
- 关键词:老舍小说译作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