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疑似
  • 1篇疑似病例
  • 1篇肾损
  • 1篇肾损害
  • 1篇肾损伤
  • 1篇手术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循环
  • 1篇外循环
  • 1篇围体外循环
  • 1篇围体外循环期
  • 1篇疾病分类
  • 1篇国际疾病
  • 1篇国际疾病分类
  • 1篇病例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张曦
  • 1篇徐利军
  • 1篇裴益
  • 1篇何艺
  • 1篇牟岚
  • 1篇周文庆
  • 1篇高红
  • 1篇陈涛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成人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期肾损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围体外循环期各临床因素对成人心内直视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术前肾功能正常且无肾脏疾病、无高血压、无动脉粥样硬化、无糖尿病的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158例,在术前,术后24小时检测血清肌酐,并于术中及术后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于术后统计每小时尿量。对围体外循环期相关的10个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包括高龄、性别、术前心力衰竭病史、病种、氧合器种类、停跳液种类、体外循环期间低灌注压、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有无血红蛋白尿及有无术后低血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术前心衰病史、术中低灌注压、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低血压等5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心衰病史、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低血压是体外循环后造成肾功能损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外循环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术前心衰病史、术后低血压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
陈涛李军徐利军张曦熊思正
关键词:体外循环肾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编码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解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相关编码,包括U07.100x 00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U07.100x0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U07.100x00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和Z03.800x00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编码的定义及应用。考虑该病的轻重缓急情况,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危重症、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病例的ICD编码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充分反映患者就诊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并探讨了特殊群体如孕产妇和非呼吸道症状入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国际疾病编码。
高红何艺周文庆牟岚张曦裴益刘佩
关键词:疑似病例国际疾病分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