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3篇非体外
  • 3篇非体外循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氧耗
  • 2篇移植术
  • 2篇体外循环冠状...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外科
  • 2篇围术期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7篇高宇翔
  • 3篇卿恩明
  • 2篇李书闻
  • 1篇王盛宇
  • 1篇李秀兰
  • 1篇欧阳川
  • 1篇燕振中
  • 1篇赵铁夫
  • 1篇陈雷
  • 1篇吴强
  • 1篇孙英民
  • 1篇来永强
  • 1篇白涛
  • 1篇黄方炯
  • 1篇黄晓波
  • 1篇刘亚光
  • 1篇王成彬
  • 1篇任发成
  • 1篇杨彦伟
  • 1篇程卫平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1年 1月 ,连续 32例病人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术后对各吻合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全组完成前降支吻合 32例、右冠状动脉 2 6例、回旋支 2 8例、对角支 8例。结果 本组死亡 1例。行前降支冠状动脉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影响右心功能。回旋支及对角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 ,导致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AWP)、中心静脉压 (CVP)明显升高 ,每搏指数 (SVI)及左室每搏功指数 (LVSWI)有明显下降 ;心排指数 (CI)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行主动脉近心端吻合时尽管已无心脏搬动 ,但MPAP、SVRI及肺循环阻力指数 (PVRI)仍较诱导后有明显升高 ,CI有明显下降。术毕及术后 2、6、16h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 ,CI有明显改善。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行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回旋支及对角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 ,术毕及术后 2、6、16h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 。
来永强黄方炯燕振中高宇翔吴强白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血液动力学非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氧供量和氧耗量的变化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了解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氧合状态。方法 测定了 2 2例心脏复跳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情况下体外循环中、停体外循环后 30min、手术结束、术后 2h、术后 16h的心脏指数 (CI)、氧输送量 (DO2 )、氧耗量 (VO2 )和氧摄取率 (ERO2 )。结果  (1)体外循环中和体外循环结束DO2 和VO2 有高度正相关性 (P <0 0 1)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6 1,0 811;(2 )体外循环中与体外循环后 30min各数据比较CI、DO2 、VO2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5或 0 0 1) ,ERO2 无显著性差异 ;(3)体外循环结束后各点数据比较 ,CI能维持在 3L·min-1·m-2 以上 ,DO2 能维持在 5 5 0ml·min-1·m-2 以上 (术后 16h最高 ,明显高于手术结束 ,P <0 0 5 ) ,VO2 能维持在 12 0ml·min-1·m-2以上术后 16h最低 ,术后 2h最高 ,且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后 30min和术后 16h (P <0 0 5 )。结论  (1)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 ;(2 )心脏复跳后应用多巴酚丁胺能改善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 ;(3)体外循环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很难进行DO2 、VO2 、CI的超正常值维护 ,但CI高于ShoemakerWC提出的在治疗心源性休克所需维护的水平 ,即应不小于 3L·min-1·m-2 ;(4)手术后 16h循环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仍需继续加强?
欧阳川卿恩明高宇翔李书闻刘亚光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缺损心脏外科手术氧消耗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管加压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其对转归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管加压素(V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其对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非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45~79岁,ASA分级和心功能NYHA、分级I~Ⅲ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基础状态)、切皮前(T2)、切皮后10min(T3)、30min(T4)、给予鱼精蛋白后10min(T5)、术毕(T6)、术后24h(T7)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VP及AngⅡ的浓度。记录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浆VP浓度的不同,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患者分为高值组(n=26)和低值组(n=2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血VP浓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高值组比较,低值组T2~T6时血浆VP浓度降低,血浆AngⅡ浓度升高,术中血管麻痹发生率升高,术中及术后扩血管药物使用率降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低LVEF是术中低血VP浓度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122(P〈0.01)。结论非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血VP和AngⅡ浓度变化趋势相反;低血VP浓度患者术中血管麻痹发牛率升高.术后转归较尊:术前低LVEF是术中低向VP浓摩的毹除因素.
杨彦伟李书闻程卫平王成彬李秀兰高宇翔
关键词:血管升压素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氧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2
2002年
高宇翔卿恩明任发成
关键词:氧动力学
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了解不停跳冠脉搭桥 (OPCAB)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测定 15例OPCAB患者①诱导后 ,②取乳内A ,③前降支搭桥 ,④右冠支搭桥 ,⑤回旋支搭桥 ,⑥对角支搭桥 ,⑦吻合主A ,⑧术毕 ,⑨术后 2h , l媢斒鹾?6h , l媣暿鹾?16h ,共 11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 (CO ,CI ,HR ,ABP ,CVP ,PAP ,PCWP)及计算值 (SVR ,PVR ,SVI ,LVSWI ,RVSWI) ,在① ,② ,⑦ ,⑧ ,⑨ , l媢?, l媣暪?7个时点同时抽取肺动脉和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 ,计算氧代谢指标 (DO2 I ,VO2 I ,O2 ER)。结果 氧代谢变化 :DO2 I和VO2 在① ,② ,⑦ ,⑧ ,⑨呈正相关 ,(P <0 .0 5 ) ,提示存在氧供病理性依赖。DO2 I术后⑨ , l媢?, l媣曌槊飨愿哂谑踔懈髯?(P <0 .0 5 ) ,但仍然低于正常值 ;VO2 I在术后⑧ ,⑨ , l媢?, l媣曌槊飨愿哂谑踔凶?(P<0 .0 5 ) ;O2 ER在⑦明显高于①组 ,(P <0 .0 5 )。血流动力学变化 :CO、CI ,HR在术后⑨ , l媢?, l媣曌槊飨源笥谑踔懈髯?,(P<0 .0 5 ) ,但CO、CI仍然低于正常值 ;SVR在术后 (⑨ , l媢?, l媣曌?)明显 <术中各组 (P <0 .0 5 ) ;PVR各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CVP ,mPAP ,PCWP在搭桥期间明显 >其他各组 (P <0 .0 5 ) ;LVSWI在搭桥期间 (⑤ ,⑥组 )明显 <①组 ,(P <0 .0 5 ) ;结论?
黄晓波高宇翔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氧供氧耗不停跳冠脉搭桥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8
2002年
本院自1997年2月~2001年2月对2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本文总结了此类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经验,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65例冠心病病人,男209例,女56例,年龄29~79岁,ASAⅡ级180例、Ⅲ级85例。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劳力性心绞痛98例、不稳定心绞痛167例、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120例。
任发成高宇翔王学勇卿恩明李玉梅董文郁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麻醉
体肺循环分流术在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对左心室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患者采用先期体肺循环分流后再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7年6月间行19例法洛四联症体肺分流手术,其中改良Blalock—Taussing 2例、Centre 2例、改良Waterston 15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心包填塞?),无远期死亡,1例分流术后18个月后成功行根治术。结论对左心室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患者,采用改良体肺分流术分期治疗,可降低低心排发生率,改善缺氧状态,促进左心室及肺动脉发育,并为Ⅱ期根治术提供条件。
王盛宇孙英民赵铁夫高宇翔刘巍陈雷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