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梅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肿瘤
  • 5篇化疗
  • 2篇肿瘤化疗
  • 2篇肿瘤患者
  • 2篇晚期
  • 2篇化疗患者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诱导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造口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式静脉输...
  • 1篇置管
  • 1篇置管并发症

机构

  • 8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李春梅
  • 4篇江映霞
  • 4篇黄慧敏
  • 3篇彭金莲
  • 2篇焦月新
  • 1篇林小兰
  • 1篇王歌
  • 1篇陈翠平
  • 1篇古坤德
  • 1篇钟利连
  • 1篇潘向红
  • 1篇魏海玲
  • 1篇张爱英
  • 1篇柳阳
  • 1篇李育军
  • 1篇李锦铃
  • 1篇詹凤球
  • 1篇丁艳红
  • 1篇黄琼芳
  • 1篇黄慧芳

传媒

  • 4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海南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82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堵塞、感染、局部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感染、局部红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VAP是肿瘤化疗的理想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方便,值得推广。
江映霞李春梅黄慧敏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肿瘤
泵注5-氟尿嘧啶行持续化疗联合综合护理在大肠癌肠造口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泵注5-氟尿嘧啶行持续化疗在大肠癌肠造口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肠癌肠造口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化疗;观察组实施泵注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肠癌肠造口患者实施泵注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江映霞李春梅黄慧敏
关键词:大肠癌肠造口5-氟尿嘧啶化疗综合护理
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管理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17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插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带管回家,PICC小组对患者进行带管回家健康教育和应用流程管理模式对导管进行护理管理,与同期29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插PICC并留院治疗的比较。比较带管回家组与留院治疗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时间。结果经过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引入流程管理,带管回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留院治疗组为20.7%,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37)。带管回家组置管时间为(84.59±30.89)d,高于留院治疗组的(53.48±24.97)d(t=3.734,P=0.001)。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可以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成为一种安全模式,提高PICC的成本-效益比,值得推广。
焦月新李春梅钟利连李锦铃陈翠平张戬王歌彭金莲
关键词:肿瘤患者护理流程管理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数为22例(91.7%),住院时间(21.1±7.4)d,低于1个月患者数21例(87.5%);对照组患者满意数为18例(75%),住院时间(29.1±7.4)d,低于1个月患者数16例(66.7%);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医院形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
李春梅黄慧敏江映霞
关键词:恶性肿瘤循证护理临床疗效
52例肿瘤患者院外PICC带管并发症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院外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带管导管相关并发症.方法 52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带管出院,记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52例患者中,随访带管4612d,平均每个患者带管88.7d和带管期间为31~174d.15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28.8%),并发症出现在带管回家后的16.4 d.4例因并发症拔管,其余11例经对症处理导管使用到治疗结束.并发症包括:机械性静脉炎5例(9.6%),导管阻塞3例(5.8%),穿刺点感染4例(7.7%),敷料过敏2例(3.8%)和导管脱出1例(1.9%).无一例患者有1种以上的并发症,相当于院外带管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2/1000带管天.结论 PICC院外带管是一种并发症较低的安全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肿瘤患者多程化疗.
焦月新林小兰黄琼芳张爱英黄慧芳柳阳李春梅彭金莲
关键词:肿瘤患者护理出院
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化疗后发生胃肠道反应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足三里以及内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足三里以及内关穴方式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丁艳红古坤德魏海玲李春梅
关键词:足三里内关穴胃肠肿瘤胃肠道反应
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与安全管理对策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住院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制定安全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3年间在肿瘤科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自杀行为分类,原因分析,并采取安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1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中,自杀成功6人,占8.5%,自杀未遂的16人,占22.5%,有自杀意念的49人,占69.0%。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与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心理障碍、经济负担过重、缺乏情感支持等有关。通过干预措施,自杀行为人数逐年下降(P<0.01)。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强化病区安全护理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帮助患者得到社会支持等干预措施,能使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自杀行为降低。
彭金莲张秀兰詹凤球李春梅李育军
关键词:癌症患者自杀行为安全护理管理对策
重组纤维蛋白诱导自体CIK细胞联合干扰素-α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重组纤维蛋白诱导自体CIK细胞联合干扰素-α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分离肝癌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重组纤维蛋白、CD3mAb、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等诱导生成CIK细胞。病人每周回输CIK细胞1次,并进行IFN-α治疗。按照病人的实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心理、饮食、药物应用方面的护理,并对临床疗效做出评估。结果:病人共进行54次细胞回输,仅见1例病人在第一次细胞回输后3 h发热38℃,未作特殊处理,3 h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给予IFN-α治疗的病人均有发热,在应用消炎痛栓后发热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科学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在重组纤维蛋白诱导自体CIK细胞联合干扰素-α治疗中晚期肝癌过程中至关重要,应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李春梅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CIK细胞干扰素-Α
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常规维护及换药,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静脉血栓、导管漂移、导管脱出、导管破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江映霞李春梅黄慧敏潘向红
关键词:化疗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