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辅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生物成因非常规天然气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8
- 2013年
- 生物成因气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国外生物成因气研究经历了摸索阶段、探讨阶段和理论形成阶段,形成一套较为可靠的识别方法,并在一些盆地勘探开发中获得了成功。中国具有大面积分布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中煤层气和页岩气已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对生物成因气还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其评价基础还略显薄弱。通过分析国外生物气研究方法,认为中国应尽快开展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基础理论工作,特别是浅层源岩中生物气的成因、聚集、保存及成藏等方面的研究,以完善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 朱炎铭周友司庆红黄辅强张旭赵少磊
- 关键词:非常规天然气微生物勘探开发
- 济宁某井田矿井构造突水机理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 2011年
- 介绍了济宁某井田矿井地质构造与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对一次矿井突水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某工作面断层分布特征,对该工作面进行了疏放水试验,根据一段时间放水水量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构造与矿井突水事故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水措施。
- 黄辅强王义海司庆红
- 关键词:矿井构造突水
- 重庆市盐井二矿瓦斯赋存规律的构造控制分析
- 2012年
- 为了揭示盐井二矿瓦斯赋存规律及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基于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分析了构造演化、构造类型、顶底板岩性及水文地质特征等地质构造因素对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井田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的2次生气过程是现今瓦斯赋存的基础,后期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对井田构造发育规律、沉积特征及地下水径流的控制,改变了瓦斯的保存条件,从而造成瓦斯分布的差异性。
- 杨明显黄辅强覃世褔张旭
- 关键词:瓦斯赋存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
- 担水沟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变形环境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为合理布置担水沟断裂带围边煤矿采掘工程,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对构造岩和构造煤显微构造分析,探讨了担水沟断裂带显微构造发育特征及变形环境,并以此研究担水沟断裂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以脆性显微构造发育为主,表现有EW、SN、NW-SE、NE-SW向的张裂隙,反映了一种张性应力-应变环境,同时岩组分析14块样品中有11块出现单斜对称,且近EW向极密对称方向的最大极密值达到8.44%,作用强烈;表明受到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作用,分别为NW-SE向挤压、近SN向拉张、近SN挤压、NW-SE向拉张作用,但以燕山晚期的近EW向挤压应力、SN向拉张作用为主,对煤层赋存状态具有较为强烈的改造和控制作用。
- 黄辅强朱炎铭钟和清姚能旺
- 关键词:显微构造构造演化史岩石组构
- 担水沟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解担水沟井田的地质构造情况及其与担水沟断裂的关系,通过地质调查,研究了担水沟断层的野外地质特征及其在镜下的显微构造特征,配套分析了节理发育情况,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史,恢复了担水沟断层的演化,并说明了其对井田地质构造的控制。结果表明:担水沟井田为一近EW的宽缓向斜构造,地层倾角3°~21°;褶曲不发育;断层以NW~NWW方向的高角度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担水沟断层显微构造特征主要为脆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先后经历了燕山晚期近S-N向拉张、四川期S-N向反转挤压和喜马拉雅期同生正断层的叠加改造三期应力场演化;控制了井田近EW宽缓向斜和NW-NWW次级正断层的形成。
- 姚能旺朱炎铭钟和清黄辅强
- 关键词:地质构造
- 煤矸石地基特性及处理技术被引量:4
- 2008年
- 煤矸石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特点。通过室内力学和土工实验,研究煤矸石的矿物成分、颗粒级配、压实特性及抗剪强度与压实度的关系。通过分析煤矸石的矿物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理化特性,以及作为回填建筑地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矸石的矿物成分与粘土很相似,易压实,将煤矸石回填作为建筑用地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李宁黄辅强王浩然
- 关键词:煤矸石回填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