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爱花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厌氧
  • 1篇厌氧细菌
  • 1篇阳离子
  • 1篇阳离子表面活...
  • 1篇铵盐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篇离子
  • 1篇壳聚糖
  • 1篇活性剂
  • 1篇季铵
  • 1篇季铵盐
  • 1篇合成工艺
  • 1篇发酵培养
  • 1篇发酵培养基
  • 1篇改性
  • 1篇改性壳聚糖

机构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2篇张海健
  • 2篇魏爱花
  • 1篇牟占军
  • 1篇武朝军
  • 1篇刘占英

传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广州化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厌氧细菌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
2012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WHQ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48h,接种量10%,初始pH值8.5,温度37℃。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纤维素酶培养基。在初期研究中,葡萄糖和尿素确定为最佳的碳氮源,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10种培养基成分中筛选出对WHQ产内切纤维素酶有重要性的因素,结果表明葡萄糖、NaHCO3和MgSO4.7H2O对WHQ产内切纤维素酶有重要影响,利用Box-Behnken设计研究这3种因素对WHQ产内切纤维素酶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3种因素的最佳值为MgSO4.7H2O 0.14g/L、葡萄糖14.3g/L、NaHCO3 6.92g/L,此时的内切酶酶活力最大值为206.548μg(/mL.min),与实验值相接近199.324μg(/mL.min),比未优化前的内切纤维素酶活力71.254μg(/mL.min)提高179%。
张海健刘占英黄恒猛魏爱花
关键词:纤维素酶响应面法PLACKETT-BURMAN设计BOX-BEHNKEN设计
阳离子改性壳聚糖的合成工艺被引量:1
2011年
弱碱性条件下,在壳聚糖(CTS)上引入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基团,使其阳离子化。采用正交试验通过测定合成产物的取代度确定其最佳合成条件,再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TS/CTA质量比=1∶5,溶胀时间60 min,碱化温度3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9 h为该工艺的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合成产物的取代度约为88.8%左右,且季铵基团的取代主要发生在氨基上。
魏爱花武朝军牟占军张海健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壳聚糖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季铵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