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嘉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六朝隋唐时期中日医学交流——读小曾户洋《汉方的历史》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小曾户洋的论著《汉方的历史》为中心,重点考察六朝隋唐时期中日两国医学的交流情况,介绍他的独特见解与论述。小曾户洋认为在弥生时代日本已经隐约出现了中国医药技术的影子,到了隋唐时期,日本开始全面接受中国的医者、医籍、医事制度以及药材,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革利用,最终形成了日本的汉方医学。小曾户洋详细考证了一些重要的中医典籍传日的具体时间及在当时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药材的流传与存留情况。力求还原日本汉方医学起源与发展初期的真实面貌,并借此丰富我国现有的医学史资料。
- 回嘉莹潘娜郭思嘉王思璀刘雅芳
- 关键词:中医日本汉方医学
- 日语动词否定表现“ません”和“ないです”选择倾向的考察
- 2011年
- "ません"与"ないです"的选择倾向问题是日语习得的一个重要项目,研究内容因个体不同而复杂多样,包括日语母语者与非母语者对该项目的习得。笔者通过对日语母语者使用倾向的实态进行考察,初步明确了日语口语中制约说话者选择倾向的要因,分析了在自然谈话使用"动词未然形+ないです"的倾向较多的原因。并得出了"在日语口语表达中,动词的否定敬体表达形式在现阶段仍然将持续发生变化"等相关结论。
- 郭思嘉
- 宋元时期中日医学交流史被引量:2
- 2018年
- 以日本学者小曾户洋、真柳诚、森鹿三等人的研究著作为中心,考察了宋元时期印刷本医学典籍的传日情况,两国间中药药材的交流情况,以及茶种被带回日本之后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学界对于日本现存针灸铜人的来历与制作时间的考证结果,否定了其来自中国的猜测。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首次出现了日存中国轶书回流中国并出版的记录。在吸收宋元医学成果之后,日本不断地摘抄与引用中国医籍,最终编纂了镰仓时期的三部重要医书,为后来日本汉方医学的繁盛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回嘉莹潘娜王思璀郭思嘉刘雅芳
- 关键词:医学交流史
- 汉日口译中词汇选择和构造转换研究
- 2012年
- 本文对汉日翻译的词汇选择和构造转换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列举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经常被人错误翻译的实际例子,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专业词汇、固有名词的问题"、"汉字词汇的问题"、"汉语独特的表现所引起的问题"、"统语构造、语序问题"等。并分析了导致这四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注意点。
- 郭思嘉
- 关键词:词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