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闯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标准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海浪
  • 6篇灾害
  • 6篇近海
  • 5篇中国近海
  • 4篇灾害性海浪
  • 3篇灾害性
  • 3篇灾情
  • 3篇海浪预测
  • 2篇驱动场
  • 2篇网络
  • 2篇近岸
  • 2篇卷积
  • 2篇记忆网络
  • 2篇减灾
  • 2篇海洋灾害
  • 2篇防灾
  • 2篇防灾减灾
  • 2篇风场
  • 2篇风作用
  • 2篇WAVEWA...

机构

  • 17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中国华能集团...
  • 1篇耶拿大学

作者

  • 17篇邢闯
  • 8篇李本霞
  • 6篇王娟娟
  • 4篇徐瑞
  • 3篇高志一
  • 3篇许富祥
  • 3篇孟凡昌
  • 2篇于福江
  • 2篇韦锋余
  • 2篇吴淑萍
  • 1篇高义
  • 1篇蔡明红
  • 1篇孙维萍
  • 1篇卢冰
  • 1篇原野
  • 1篇王海燕

传媒

  • 7篇海洋预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鹏湾近岸海域波浪观测特征分析
2023年
利用大鹏湾海域2014-2020年的实时海浪观测资料,对观测海域的海浪基本要素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海域浪高常年在1.0 m以下,出现频率达95.94%,各观测站的海浪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大梅沙站对东北季风响应明显,1.0 m以上波高主要出现在秋、冬季,下沙站对西南季风响应明显,1.0 m以上波高只出现在夏、秋季,大鹏湾湾口站常年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1.0 m以上波高主要出现在夏、秋、冬季。大梅沙、下沙和大鹏湾湾口站常浪向分别为SE、S和SSE向,强浪向分别为SE、S/SW和SSE向,一般由热带气旋引起。1713号“天鸽”台风期间,观测海域波高和风速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和波高随台风靠近而逐渐增大,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波高达到峰值时间略滞后于风速峰值,有效波周期在台风期间也出现显著增大的过程。
庄晓珊胡俊洋张一聪邢闯
关键词:波浪特征
海浪等级
李本霞邢闯徐瑞孟凡昌王娟娟
近海近岸高精度海浪业务化数值预报系统被引量:14
2010年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和Swan,采用四重网格嵌套建立了黄海、南海近海海浪的高精度数值预报系统,以及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广西北海银滩浴场、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水浴场3个示范区近岸定点海浪的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通过后报和预报试验对所建立的数值预报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检验,后报波高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准业务化预报试验表明有效波高的预报精度随预报时效的增加而降低,近海海浪大于2 m的平均预报相对误差小于30%。浴场海浪的平均预报绝对误差为0.35 m左右。预报精度可以满足业务化预报的要求。
李本霞吴淑萍邢闯韦锋余
关键词:SWAN
基于卷积长短记忆网络的海浪宏观特征量预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长短记忆网络的海浪宏观特征量预测系统,包括:风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外部提供的数值预报风场,得到最新的风强迫要素;经过迭代训练后得到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根据最新的风强迫要素,运算得到海浪宏观...
高志一于福江侯放王娟娟邢闯
文献传递
中国近海2022年灾害性海浪分析及2023年预测
2023年
总结分析了2022年中国近海有效波高≥4m的灾害性海浪过程及灾情概况,并对2022年度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根据1979—2022年有效波高≥4 m的灾害性海浪的统计资料、2023年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的分析预测资料,结合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的趋势预测结果以及相似年分析,预测2023年中国近海将出现灾害性海浪过程39~42次,较2022年增多,较常年略偏多,其中灾害性台风浪过程为15~18次,主要发生在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灾害性冷空气浪和气旋浪过程为23~25次,与常年持平;同时预测了各海区灾害性海浪过程出现天数,预测结果可为2023年的海洋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
吴淑萍王娟娟邢闯邢闯
关键词:灾害性海浪海浪预测
福建省海浪灾害危险性评估
2024年
选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再分析风场为驱动风场,以WAVEWATCHⅢ海浪模式为基础,采用全球-西北太平洋-中国近海海区三层嵌套方案构建了1990—2020年海浪再分析数据集;利用该数据集,分析了福建省近海海浪灾害强度和发生频率,并计算了典型重现期的海浪波高。结果表明:福建省海域海浪有效波高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为地形的影响,台湾海峡中部区域的巨浪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区域。
刘艳贵徐瑞侯放邢闯李本霞张晓辉傅望安王海明刘鑫尹铁男
裂流危险性的数值预报方法及其在三亚大东海浴场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在简要综述裂流观测和预报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裂流危险性的数值预报流程,并以三亚大东海浴场为例进行了裂流危险性后报试验。采用GPU并行加速的全非线性Boussinesq波动模型(FUNWAVE-GPU),在大东海浴场建立了水平分辨率为1 m的波动及波生流数值模型。通过施加不同潮位、入射波高、波周期和入射角度,考察裂流的产生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入射波高及入射波周期的增大会使裂流空间尺度和流速明显增加,低潮位时更易产生裂流。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三亚外海波浪谱作为FUNWAVE-GPU的开边界条件,以离岸流强度及其持续时间作为裂流危险性等级的判定标准,绘制了国内首幅基于数值预报的裂流危险性等级图。
杨怀玮原野高义高义邢闯
关键词:数值模拟
090415渤海黄海北部灾害性海浪风暴潮过程灾情成因分析及灾后反思被引量:8
2009年
2009年4月15日,受强冷空气和低压槽共同的影响,渤海、黄海北部形成4~5m的巨浪区,龙口外海的康菲海上石油平台实测最大有效波高4.8m;渤海湾塘沽潮位站实测最大风暴增水173cm,黄骅潮位站实测最大风暴增水176cm。河北省、山东省、天津市沿海发生了较严重的温带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次过程是自2007年3月3日发生渤海黄海特大温带风暴潮海浪灾害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本文简要分析了风暴潮与海浪灾害的天气形势及海浪风暴潮特点,讨论了海洋灾害的成因,并就其灾后反思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许富祥韦锋余邢闯
关键词:强冷空气低压槽
中国近海2011年灾害性海浪分析及2012年预测被引量:2
2012年
总结分析了2011年中国近海有效波高为4 m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及灾情概况,并对本年度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依据1968—2011年有效波高≧4 m的灾害性海浪的统计资料,结合2012年副热带高压及热带风暴的分析预测资料,预测了2012年中国近海灾害性海浪过程的出现次数,以及分海区的出现天数,预测结果可为今年的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李本霞邢闯
关键词:灾害性海浪海浪预测
中国近海2012年灾害性海浪分析及2013年预测被引量:10
2013年
总结分析了2012年中国近海有效波高≧4 m的灾害性海浪过程及灾情概况,并对2012年度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依据1968—2012年有效波高≧4 m的灾害性海浪的统计资料,结合2013年副热带高压及热带风暴的分析预测资料,预测了2013年中国近海灾害性海浪过程的出现次数,以及分海区的出现天数,预测结果可为今年的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邢闯李本霞
关键词:灾害性海浪海浪预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