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腹膜
  • 11篇腹膜透析
  • 7篇腹膜炎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腹腔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蛋白尿
  • 1篇电镜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新知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1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汪涛
  • 14篇叶任高
  • 3篇李惠群
  • 3篇陈永雄
  • 2篇郭群英
  • 2篇郑智华
  • 2篇余学清
  • 1篇刘付捷
  • 1篇何柏林
  • 1篇吴杏
  • 1篇杨琼琼
  • 1篇沈清瑞
  • 1篇阳晓
  • 1篇吴金浪
  • 1篇许乃贵
  • 1篇李希杰
  • 1篇朱兰英
  • 1篇杨锦屏
  • 1篇孔庆瑜
  • 1篇彭文兴

传媒

  • 3篇国外医学(泌...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国外医学(内...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透析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被引量:3
2000年
汪涛叶任高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透析疗法
腹膜表面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证实大鼠腹膜表面液体层的存在并探讨其可能组成成分。 方法 取正常大鼠腹膜组织 ,分别以不同固定液固定 :(1) 2 .5 %戊二醛和 2 %多聚甲醛 (对照组 ) ;(2 ) 2 .5 %戊二醛和 0 .5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GAG组 ) ;(3) 2 % Os O4(PH 1组 ) ;(4 ) 4 % Os O4(PH2组 ) ;(5 ) 3%鞣酸 (鞣酸组 )。 结果 对照组中可见腹膜间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 ,未见表面液体层。GAG组腹膜表面可见一层不连续的无定形结构。此层结构在 PH1和 PH 2组中保存较好 ,厚度达到 10μm。鞣酸组表面液体层及间皮细胞中可见许多类板层小体。 结论 研究证实 :正常大鼠腹膜表面覆盖着一层膜样结构 ,它至少由磷脂和葡糖胺聚糖组成。该层在腹膜物质转运中可能有重要的屏障作用。
郭群英吴金浪叶任高吴杏Bengt Lindholm汪涛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转运电镜超微结构
预防腹膜透析中腹膜炎发生的一些新进展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综述了近年国外在预防腹膜透析中腹膜炎发生的一些进展,指出Y型和O型输液管道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汪涛叶任高
关键词:腹膜透析并发症腹膜炎
腹膜透析中腹膜炎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1992年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它阻碍着腹膜透析的发展,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综述了近年国外对腹膜透析中并发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并探讨了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汪涛叶任高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腹膜透析方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3年
经典的腹膜透析方案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本文综述了各种新型高效的腹膜透析方案,探讨了其适应证和理论基础。腹膜透析(腹透),特别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经腹透治疗二年后,许多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退出腹透。随着对腹透生理的认识的加深,高效腹透治疗方案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对腹透方案研究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汪涛叶任高
关键词:血液透析
CD40在人腹膜间皮细胞的表达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对人腹膜间皮细胞CD40的表达及其调节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从CAPD患者的透出液中分离、培养腹膜间皮细胞 ,用IFN -γ、TNF -α、IL - 1、LPS刺激 2 4h ,通过流式细胞仪 (FACS)检测分析腹膜间皮细胞CD40、CD40L及ICAM - 1的表达。结果 :腹膜间皮细胞结构性表达少量的CD40 ;IFN -γ可显著增加腹膜间皮细胞表面CD40蛋白的表达 ,而TNF -α、IL - 1、LPS对腹膜间皮细胞表面CD40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未见间皮细胞表达CD40L。IFN -γ、TNF -α、IL - 1、LPS对间皮细胞ICAM - 1表达均有显著增强作用。IFN -γ增强ICAM - 1表达作用显著高于TNF -α、IL - 1、LPS ,间皮细胞CD40表达强度与ICAM - 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人腹膜间皮细胞可功能性表达CD40。
阳晓叶任高杨琼琼孔庆瑜汪涛余学清
关键词:腹膜间皮细胞细胞粘着分子流式细胞术
透明质酸在大鼠慢性腹膜透析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了解透明质酸在大鼠慢性腹膜透析中的作用。方法 :2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高糖组 (n =8)和透明质酸组 (n =6 )每天分别腹腔内注射 2 5mL的 4 2 5 %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或含 0 0 1%透明质酸 (分子量为 16 0 0kD)的 4 2 5 %葡萄糖腹膜透析液 ,共 7d ;正常对照组 (n =6 ) ,不进行腹腔注射。第 8d进行 4h腹膜功能实验并于不同时点留取血和腹透液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透明质酸组的腹腔内液容积 (IVP)显著高于高糖组 (P <0 0 1)。高糖组腹腔液体吸收率 (K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透明质酸组 ;高糖组和透明质酸组的淋巴液体吸收率(KEB)差异无显著性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糖组的组织间质吸收率 (KET)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透明质酸组 ,后两者区别不明显。结论 :在大鼠慢性腹膜透析模型中多次重复使用透明质酸 ,可以防止由于长期使用以葡萄糖为渗透压制剂的腹膜透析液所引起的腹腔吸收率增加 ,增加超滤量 。
郭群英叶任高汪涛彭文兴
关键词:透明质酸腹膜透析肾衰竭
影响腹膜炎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采用透出液在体外和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一起孵育的方法,以观察透析液在不同条件下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发现在4℃条件下,透出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不大,但在37℃条件下,透出液中大肠杆菌数则显著减少(P<0.05);当用细胞冻融破坏透出液中的细胞后,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增加(P<0.01),特别是在含5%CO2时,新鲜透析液虽支持大肠杆菌的生长,但却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繁殖。本研究结果提示,透出液中细菌的生长受温度、CO2、透出液中吞噬细胞及透析液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透出液中的吞噬细胞。若破坏透出液中的吞噬细胞,有助于提高透出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
汪涛叶任高何柏林陈永雄李惠群
关键词:腹膜透析透出液细菌学细菌性腹膜炎
慢性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被引量:59
1995年
慢性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汪涛,叶任高,李惠群,杨锦屏,阮玉锯,余立群,朱兰英,沈清瑞,李希杰QUALITYOFLIFEINCHRONICDIALYSISPATIENTSWangTao;YeRengao;LiHuiqun;etal.(KidneyInst...
汪涛叶任高李惠群杨锦屏阮玉锯余立群朱兰英沈清瑞李希杰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肾脏病的应用被引量:4
2000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除了降压作用外,对肾脏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崔彤霞汪涛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脏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性蛋白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