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巧

作品数:3 被引量:17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容量法
  • 1篇生境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过氧化氢...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流域
  • 1篇绿洲
  • 1篇绿洲化
  • 1篇酶活性
  • 1篇环境指示意义
  • 1篇荒漠化
  • 1篇过氧
  • 1篇过氧化
  • 1篇过氧化氢酶
  • 1篇过氧化氢酶活...
  • 1篇河流域
  • 1篇黑河流域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作者

  • 3篇曾巧
  • 1篇闫静静
  • 1篇李海波
  • 1篇杨兰芳
  • 1篇马剑英
  • 1篇杨保
  • 1篇王章勇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河流域不同生境植物水分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27
2013年
选择黑河流域三种典型生境类型(绿洲、绿洲-荒漠过渡带、荒漠),通过分析其不同植物木质部水分与其土壤潜在水源稳定氢(δD)和氧(δ18 O)同位素组成,研究了不同生境中植物的水分来源情况.结果表明:荒漠生境中植物倾向于利用深层土壤水(>160cm);绿洲-荒漠过渡带中沙蒿和沙拐枣主要利用20~40cm层位的土壤水,梭梭可能的利用层位是60~80cm,花棒可能利用100cm左右的水分,柽柳则利用120cm以下的土壤水;绿洲植物吸水层位多集中在0~100cm,其中,假苇拂子茅可能水源是20cm左右的土壤水,玉米则为20~40cm,柽柳和杨树的吸水层位为60cm左右,棉花则是利用80cm左右的水分.稳定性同位素估测各生境植物水分来源的结果与其土壤含水量的结果一致,同一生境中吸水层位相似的植物间存在水分来源竞争.不同生境中植物水分来源的深浅存在递变,从深到浅表现为荒漠>过渡带>绿洲,不同生境同种植物也存在同样变化,说明植物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指示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
曾巧马剑英
关键词: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
西北地区树木径向生长机制监测研究--以寺大隆、靖远地区为例
曾巧杨保王章勇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被引量:152
2011年
土壤过氧化氢酶是土壤中非常重要酶类,为了探索一种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简单、可靠而适用的测定方法,我们进行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重现性优于高锰酸钾容量法,溶液在240nm处的吸光度可以稳定11小时以上,对4种土壤分析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与高锰酸钾容量法之间无显著差异。传统高锰酸钾容量法加酸后再过滤容易导致溶液有颜色,过滤液易浑浊,过滤时间长。本试验表明,在过滤前加入饱和铝钾矾,然后直接将溶液过滤到盛有酸的容器内,既可以使溶液无色,又能使溶液澄清透明,还能使过滤速度大为加快。总之紫外分光光度法重现性好、稳定时间长,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试剂,避免了容量法的滴定误差,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好方法。
杨兰芳曾巧李海波闫静静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土壤过氧化氢酶容量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