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瀚

作品数:1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燃烧
  • 8篇燃烧室
  • 5篇微通道
  • 5篇爆震发动机
  • 4篇爆震
  • 4篇超声速
  • 3篇低污染
  • 3篇低污染燃烧
  • 3篇低污染燃烧室
  • 3篇热电转换
  • 3篇组合发动机
  • 3篇涡轮
  • 3篇涡轮冲压组合...
  • 3篇进气道
  • 2篇喷管
  • 2篇喷气
  • 2篇喷气发动机
  • 2篇燃烧室出口
  • 2篇马赫数
  • 2篇进气

机构

  • 1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6篇彭瀚
  • 15篇黄玥
  • 6篇林志伟
  • 5篇林曦
  • 3篇朱剑锋
  • 3篇尤延铖
  • 2篇刘晨
  • 2篇杨伟哲
  • 1篇宋婷
  • 1篇刘晨
  • 1篇林志伟
  • 1篇邢菲
  • 1篇罗磊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进气道与尾喷管一体化设计方法
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进气道与尾喷管一体化设计方法,设有超声速进气道、分流孔、喷油孔、爆震燃烧室环腔、储气腔、压力补偿孔、尾喷管外壁和尾喷管内锥;采用燃烧室与尾喷管一体化设计,工作时气流由超声速进气道捕获,后气流分为两部分,...
黄玥夏寒青栾振业彭瀚
一种基于域对抗网络的双模态冲压燃烧模态智能识别方法
一种基于域对抗网络的双模态冲压燃烧模态智能识别方法,涉及冲压发动机燃烧数据处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设计不同构型的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地面试验获得燃烧数据,并进行处理得到多种构型燃烧室的数据集;搭建并且...
黄玥宋婷刘和东尤延铖彭瀚
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微通道冷却装置
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微通道冷却装置,主要由表面带微型换热通道的内筒、外筒盖板、冷却工质入口管、循环泵、冷却工质出口管及换热器构成,冷却工质入口管位于燃烧室头部,工作时旋转爆震发动机爆震波沿外筒外壁面传播,高温燃气流与壁面...
彭瀚黄玥林志伟刘晨杨伟哲林曦
文献传递
一种外喷式斜爆震发动机的燃料支板喷注装置及发动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喷式斜爆震发动机的燃料支板喷注装置,包括安装于二元进气道第一级压缩激波前的支板,所述支板包括靠近来流气体上游的前缘被钝化的楔体、中部等直段长方体、来流气体下游的后缘被钝化的楔体;在所述支板的前部设有第一...
黄玥龙震宇彭瀚尤延铖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的微通道冷却方法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的微通道冷却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在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室预混头部的分级扩张台阶内部开设微小冷却微通道,并采用冷却剂对燃烧室头部结构进行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冷却剂先流经微通道结构冷却...
黄玥彭瀚林志伟沈倩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的微通道冷却结构
一种用于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的微通道冷却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设有冷却油路、入口总流道、冷却微通道、主燃级燃油总流道、主燃级油路和环形多点喷孔;所述冷却油路、入口总流道、冷却微通道、主燃级燃油总流道、主燃级油路和环形多点喷孔...
黄玥林志伟彭瀚沈倩
文献传递
一种涡扇发动机旋转爆震双通道加力燃烧室及涡扇发动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扇发动机旋转爆震双通道加力燃烧室,包括尾椎段、支杆、供油环、同轴设置的外筒体、内筒体、外喷油环和内喷油环;所述尾椎段设于燃烧室的入口处,从燃烧室入口沿着轴向直径渐缩,并且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圆心;多个所述支...
黄玥宋安家彭瀚尤延铖孙志鹏
流体障碍物加速火焰传播及缓燃转爆震的机理研究
在爆震推进领域,流体障碍物起爆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低阻短距起爆技术,用于爆震燃烧室内火焰加速及缩短缓燃向爆震转捩(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DDT)距离和时间。本文通过试验和...
彭瀚
文献传递
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冲压空气涡轮热电转换及预冷方法
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冲压空气涡轮热电转换及预冷方法,涉及组合发动机。提供可满足高马赫数飞行时组合发动机飞行器供电需求及实现涡轮发动机进气道气流预冷目的,结构简单,且进气量可调节,还能减少冲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的溢流阻力的涡轮...
黄玥林曦栾振业毛志威林柯利彭瀚朱剑锋李爱成
文献传递
间歇式过热部件的相变储热冷却保温装置及其方法
间歇式过热部件的相变储热冷却保温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相变储热。所述装置设有发热部件、第1冷却管路、第2冷却管路、相变储热装置、第1保温管路、第2保温管路、第1泵、第2泵和被保温部件;所述发热部件通过第1冷却管路和第1泵与相...
黄玥林柯利林曦栾振业林志伟彭瀚李爱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