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钊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热流密度
  • 4篇临界热流
  • 4篇临界热流密度
  • 3篇动载
  • 2篇蒸汽
  • 2篇蒸汽凝结
  • 2篇内水
  • 1篇载荷
  • 1篇窄缝通道
  • 1篇水平管
  • 1篇汽水两相流
  • 1篇两相流
  • 1篇流动特性
  • 1篇管套
  • 1篇过水
  • 1篇槽道

机构

  • 7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宋保银
  • 7篇张钊
  • 5篇李冈
  • 3篇王洪
  • 3篇宋军辉
  • 2篇张宽
  • 1篇马启成

传媒

  • 4篇制冷与空调(...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制冷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动载下水平管中蒸汽凝结实验研究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地面旋转平台获得沿管径向的载荷,研究了水平管中蒸汽凝结特性。通过调节转台转速、冷却水流速和温度、蒸汽进口压力等参数,得到了静止和旋转两种状态下管中蒸汽凝结特性的一些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获得了动载下管内蒸汽凝结的部分性能。结果表明,过载对于实验管段的进出口压力、凝结传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张宽宋保银马启成张钊
关键词:动载水平管蒸汽凝结
侧载对矩形通道内水流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旋转平台,对侧向动载下截面尺寸为10mm×5mm水平矩形通道内水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分别在冷态单相流和热态沸腾两相流条件下进行。通过测量和摄像,获得了侧载下试验段压力、压降、流量、参考壁温等参数及两相流型影像。研究结果表明:冷态下流量随动载的增大而缓慢降低,压降随动载的增大而增大;热态下,随着动载的增大,测壁温度、入口压力及沸腾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大动载对气泡的移动和聚合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对飞行器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研制有参考价值。
李冈宋保银张钊王洪
关键词:动载流动特性
逆载对管道内汽水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旋转平台对逆载作用下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临界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逆载大小、入口流体过冷度、流体质量流速等参数,获得了静止和逆载作用2种状态下矩形管道内汽水两相流临界换热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流速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进出口压差则反之;临界状态下,质量流速随着逆载、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进出口压差随着逆载、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临界热流密度值随着逆载、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逆载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逆载从0g^2.5g变换范围内,临界热流密度可提高50%。
宋军辉宋保银张钊李冈
关键词: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
侧载及加热方位对槽道内临界热流密度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侧载以及加热方位对矩形窄缝槽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特性的影响,在旋转平台上进行了两相流的超重力实验.以蒸馏水为工质,通过改变质量流速、入口温度、侧载大小以及加热方位,获得了发生临界换热现象时的质量流速、实验段压降和壁温的变化趋势,考察了侧载和加热方位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对侧载下两相流不稳定性进行了简析.实验表明:发生临界换热时,壁温迅速上升,有效加热热流开始减少,关闭加热电源后,实验段压降下降、质量流速回升较明显;侧载以及不同的加热方位对临界热流密度有明显影响;临界热流密度发生前后,蒸汽回流导致进口温度上升,增加了流动的不稳定性.
李冈宋保银张钊王洪宋军辉
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
动载对流过水平管套蒸汽凝结的影响
2014年
通过地面旋转平台获得沿管套径向的运动载荷,研究了动载对管套中蒸汽凝结的影响.通过调节转台转速、冷却水流速和温度、蒸汽进口压力、流速等参数,得到了过载在0~2g范围内管套中蒸汽凝结特性的一些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获得了动载下管套内蒸汽凝结的部分性能.结果表明,过载对于管套内蒸汽进出口压力、凝结传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王洪宋保银张宽张钊
关键词:动载管套蒸汽凝结
加热方位对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重力场对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搭建了两相沸腾换热实验系统。以蒸馏水为工质,采用单侧加热的窄缝通道,通过改变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和重力场与加热方位的夹角,考察不同加热方位临界热流密度特性和实验段流阻特性。分析了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加热方位对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并将实验数据与Ivey-Morris模型、Sudo模型和Wojtan模型的计算值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加热面呈0°放置时的临界热流密度最大,呈180°放置时最小,质量流速和入口过冷度的增大会加大临界热流密度。Sudo模型对本实验条件不适用;Ivey-Morris模型和Wojtan模型在加热面呈0°放置时与实验值符合情况良好,相对误差约在30%以内,其他加热方位时,计算值均大于实验值。
李冈宋保银张钊罗祖分
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窄缝通道
逆向载荷下矩形通道内水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
2018年
临界热流密度(CHF)是流动沸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在旋转平台上以蒸馏水为工质,采用单侧加热的矩形通道,对逆向载荷下两种不同加热方位下的流动沸腾CHF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逆载下发生临界换热时的质量流速、入口压力、实验段压降和壁温的变化特性。研究讨论了逆载、入口温度、质量流速和加热方位对CHF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界换热现象发生时,壁温迅速上升,有效热流密度迅速减少,实验段压降增大,质量流速减小;逆载和质量流速越大,CHF越大;入口温度越高,CHF越小,同时加热方位对CHF也有明显影响。
张钊宋保银宋军辉李冈
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