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龙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渊源及价值指向被引量:2
- 2021年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对我们党百年宏大历史场景中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高度概括与时代诠释。从理论生成的视角,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优良传统中追溯其出场的理论渊源;作为蕴含辩证关系的全新命题,需要紧紧围绕"江山—人民"的逻辑框架来进行深刻的话语阐释;需要把研究的镜头置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坐标中剖析其理论意涵与价值指向。
- 张文龙李建军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习近平治疆方略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阐发新时代习近平治疆方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治疆方略明确了长期建疆的目标定位,坚持了团结稳疆的价值旨归,筑牢了依法治疆的法治保障,为新时代治理新疆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的治疆方略是其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凝聚各族人民的共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 张文龙王建华
-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启示被引量:7
- 2021年
- 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态度。作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演进的内在需要和实践活动的深刻变动彼此印证和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将其置放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上来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话语逻辑和演化规律;要在理论的不断生成和构建过程中彰显其鲜明品格和独特魅力;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获得历史启迪和经验启示。
- 张文龙李建军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演进逻辑
- 马克思主义信仰视域下“三个务必”的出场逻辑
- 2023年
-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立足时代方位、洞察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向全党提出的新期盼,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深层动因。从理论出场的内在规律而言,“三个务必”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呼应和价值关切,“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身份和使命角色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坐标体现;“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总结“三大规律”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牵引彰显;“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推进“两大革命”和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规约推进。因此,科学把握和系统考辨“三个务必”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加强历史自觉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定力的题中之义。
- 张文龙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理论渊源、历史演进与实践导向被引量:4
- 2020年
- 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图景,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鲜明的历史特色、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追随党的初心与使命政治话语的演进逻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内容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理论逻辑出发,需从理论基石、文化根植和时代彰显剖析理论本身的传承和演进过程,从历史逻辑出发,必须要以历史的轴线为线索,将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置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境遇中对标党的初心与使命。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实践逻辑出发,需要顺应时代,在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时代意蕴。
- 张文龙刘娟李建军
-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共产党
- 创新视野下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以通渭县乡村社火为例
- 2017年
- 社火是中国乡村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集民间信仰、体育、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社火的研究,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构建和谐乡村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张文龙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逻辑、内涵布展及价值旨趣
- 2024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范围思想文化激荡并基于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主题鲜明、体系完备、要素齐全、意蕴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出场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篇章。从理论出场的逻辑向度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赓续与弘扬,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更是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冲击与挑战的话语回应。从内涵布展的视角来看,党的领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特征、文化自信是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内核、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目标追求。从价值向度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创造性发展,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实践遵循,为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张文龙李晨平
- 关键词:理论渊源
-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旨趣与实践理路
- 2021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样,对于一个执政党而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政治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纯洁性、继承性与发展性为主要特征的理论综合体。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时代诉求,是优化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之意,亦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探寻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钥,需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引导摆在首位,把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作为引擎,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把作风建设作为关键。
- 张文龙乔秀丽
- 关键词:政治生态
-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研究——基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视角被引量:3
- 2018年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性课题作了诸多论述。基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坚定党员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管住"关键少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牢防腐拒变的制度笼子。这为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党的政治本色,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提供了价值追寻。
- 张文龙
- 新时代“人民至上”的理论出场、内涵布展与逻辑指向被引量:17
- 2020年
- 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演进图谱,"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框架中不变的焦点和永恒的主题,"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方位、对标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从理论出场的视角来看,需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承与创新到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人民观的守正与出新中追溯"人民至上"的出场渊源;从内涵布展来看,需对"人民至上"的内涵与逻辑进行深度考察和把握,进而真正理解"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从逻辑向度来看,需从情理交融、义利一致、德法兼备的内在关系中把握"人民至上"的多重辩证逻辑。
- 张文龙李建军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