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成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电磁
  • 5篇散射
  • 5篇气动
  • 4篇电磁散射
  • 3篇等离子体
  • 3篇时域有限
  • 3篇时域有限差分
  • 3篇时域有限差分...
  • 3篇通信
  • 2篇弹道靶
  • 2篇隐身
  • 2篇再入
  • 2篇通信中断
  • 2篇绕流
  • 2篇锥模型
  • 2篇流场
  • 2篇开槽
  • 2篇超声速
  • 2篇N
  • 1篇等离子体流动...

机构

  • 14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4篇张志成
  • 10篇于哲峰
  • 8篇马平
  • 7篇黄洁
  • 6篇梁世昌
  • 5篇石安华
  • 4篇董维中
  • 3篇孙良奎
  • 3篇高铁锁
  • 2篇部绍清
  • 2篇简和祥
  • 2篇杨益兼
  • 1篇国义军
  • 1篇谢昱飞
  • 1篇王泽江
  • 1篇袁先旭
  • 1篇唐小伟
  • 1篇曾学军
  • 1篇邓小兵
  • 1篇许勇

传媒

  • 5篇实验流体力学
  • 4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宇航学报
  • 1篇红外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底部形状对钝锥体模型气动与电磁散射性能的影响
2009年
开展了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数值研究。分别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数值求解N-S方程的方法对飞行器的电磁散射与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钝锥体模型底部形状对其雷达散射截面(RCS)和零升阻力的影响。由数值计算结果可知:合理地改变钝锥体模型底部形状,可以降低模型的RCS。并且,随着椭球体轴的长度或锥体高度的增加,模型的RCS逐渐减小。当飞行马赫数为5.0,高度为20km时,底部形状为椭球体或锥体的模型,随着椭球体轴的长度或锥体高度的增加,模型的零升阻力略有下降。
于哲峰黄谦张志成梁世昌简和祥
关键词:电磁散射气动性能时域有限差分法
等离子体鞘套对无线电信号衰减的预测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开展通信中断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本文建立了等离子体鞘套对无线电信号影响的分析方法。在计算时,首先通过求解NS方程给出超高速飞行器周围的流场参数。然后,根据流场参数给出等离子体鞘套的电子密度...
于哲峰曾学军张志成董维中梁世昌马平石安华
关键词:通信中断
超声速湍流流场的RANS/LES混合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对接/拼接网格技术,建立了基于分区混合和基于湍流尺度混合的双重RANS/LES混合计算模型,并对环翼低速绕流、翼型跨声速绕流和球锥带凹窗外形二维超声速绕流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环翼和翼型绕流计算表明,该混合模型可给出较合理的湍流宏观平均量;球锥带凹窗外形二维超声速绕流计算表明,该混合模型可得到超声速瞬态湍流脉动流场,凹窗处存在复杂的旋涡结构和波系结构,呈现较大尺度的脉动。但该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考核验证。
袁先旭邓小兵谢昱飞张志成
关键词:气动光学效应RANSLES
开槽钝锥体及等离子体鞘套的RCS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鞘套包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发展了超高速飞行器及其等离子体鞘套RCS特性并行计算软件。采用发展的软件完成了超高速开槽钝锥后向远区时域特性和0°入射角附近的电磁散射截面积(RCS)的计算分析,并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气动物理靶上进行了超高速开槽钝锥体的RCS验证试验。研究表明:在钝锥体表面开环槽并填充透波性能良好的介质材料相当于在钝锥体表面人为地增加了一个散射中心;在低频区和谐振区,开槽后钝锥体的RCS在原值周围变化,而在高频区,钝锥体的RCS在0°入射角附近很宽的范围内均显著增大。
梁世昌于哲峰张志成石安华马平黄洁
关键词:开槽钝锥雷达散射截面积时域有限差分法
高超声速非烧蚀锥模型和开槽锥模型及其尾迹电磁散射试验研究
本文介绍了利用X、Ka波段雷达系统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测量底部直径Φ12mm、半锥角和头部半径分别为12.5°、1.0mm的非烧蚀锥模型和开槽锥模型及其尾迹的电磁散射截面(RCS)。非烧...
马平部绍清石安华张志成于哲峰黄洁
关键词:弹道靶绕流场
热化学非平衡流动红外辐射计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首先通过求解热化学非平衡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得高焓风洞钝锥体模型的绕流及近尾的高温流场参数。然后从辐射传输方程出发,采用带辐射模型,并利用所获得的流场参数,计算分析了高温流场在λ=3μm-6μm红外波段的辐射,计算和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项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温非平衡气体辐射特性奠定了基础。
高铁锁董维中张志成
关键词:红外辐射高焓风洞
微波在薄层等离子体中传输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准确预测再入飞行过程中等离子体对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采用WKB方法、FDTD方法、平面波理论和薄层等离子体理论4种方法,结合粉末激波管上开展的试验研究了X波段和Ka波段微波在薄层等离子体中的传输效应。对于X波段,试验时激波马赫数为9.6、10.7和10.5;对于Ka波段,试验时激波马赫数为10.5。通过对比与分析获得的主要结论有:当等离子体厚度和入射波波长相近时,薄层等离子体理论计算结果比其它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结果;在碰撞频率接近并且电子密度小于临界电子密度的条件下,Ka波段微波信号穿过相同厚度的等离子体比X波段微波信号衰减小得多,具有更强的穿透性;如果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和微波入射频率相同,随着电子密度的增加,微波信号穿过相同厚度的等离子体时衰减变大;当碰撞频率和入射波频率差不多时,共振吸收导致衰减达到最大值。
于哲峰马平张志成梁世昌石安华黄洁
关键词:薄层等离子体FDTD方法WKB方法
再入体实验模型热化学非平衡绕流流场的数值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数值求解一个和多个振动温度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的CFD计算程序,对爆轰风洞球锥试验模型的热化学非平衡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分子组分振动温度在全流场(头身部流场和底部流场)中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的压力、电子数密度以及流场的光辐射数据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2)在再入体身部,大多数分子的振动温度峰值大大高于平动温度的峰值;在再入体近尾出现振动温度冻结并大大高于平动温度的现象;CO2的两个振动态的振动温度分布非常接近平动温度分布。
董维中高铁锁张志成
关键词:非平衡流场气体辐射振动温度
高超声速锥模型及其尾迹电磁散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利用X、Ka波段雷达系统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开展了金属锥模型和开槽锥模型及其尾迹的电磁散射截面积(RCS)实验研究,模型底部直径12mm、半锥角和头部半径分别为12.5°和1.0金属锥模型速度大于6km/s,飞行环境压力为6.8kPa;开槽锥模型速度5.4km/s,飞行环境压力7.5kPa,雷达测量方式为X波段单站,Ka波段单站。实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绕流场包覆模型时,获得的锥模型单站X波段RCS、单站Ka波段RCS的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锥模型的单站后向电磁散射主要集中在模型头身部区域,尾迹散射相对较小。
马平部绍清石安华张志成于哲峰黄洁
关键词:弹道靶锥模型电磁散射
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开展了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数值研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与分析程序。该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飞行器外形参数化和计算网格的生成,气动特性计算(利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NS方程),隐身特性计算(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Maxwell方程),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分析。作为应用的一个实例,对一种带翼钝锥体的气动和隐身综合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出两种新的外形,新外形的气动和隐身综合特性与原形相比有明显提高。
于哲峰唐小伟张志成王泽江梁世昌简和祥
关键词:隐身气动时域有限差分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