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燕艳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桩核
  • 1篇桩核冠
  • 1篇桩核冠修复
  • 1篇龈下
  • 1篇龈下残根
  • 1篇模型建立
  • 1篇骨结合
  • 1篇冠修复
  • 1篇核冠
  • 1篇核冠修复
  • 1篇残根

机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马轩祥
  • 1篇吴张
  • 1篇马新扬
  • 1篇王卫国
  • 1篇辛海涛
  • 1篇孙燕艳

传媒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龈下残根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建立不同程度缺损至牙龈下与牙槽骨内上颌中切牙残根通过龈下桩修复的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龈下桩修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使用Micro CT扫描上颌离体中切牙获得CT断层图片,通过Minics、Geomagic和UG软件生成实体结构。通过UG建立包含龈下桩核冠、牙根、牙周膜、皮质骨和松质骨不同组织的三维实体结构,并构建出4组不同程度缺损至牙龈与牙槽骨内的残根且采用龈下桩核冠修复的模型。将构建的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中龈下桩与牙龈和骨接触面的受力及位移进行分析。结果:在Ansys软件中通过不同接触关系的定义和单元网格的划分获得龈下桩核冠修复的不同组织结构有限元模型。4个实验组模型的龈下桩骨接触表面的最大位移均<50μm,最大位移随牙根缺损程度的增加和桩与骨接触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建成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够模拟龈下桩核修复的实际情况。结果提示龈下桩可能与骨接触表面发生骨结合,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吴张辛海涛马轩祥马新扬王卫国孙燕艳
关键词:桩核冠骨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