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君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项目化教学在精细化工专业中的应用探讨——以《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为突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及过程性评价方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 涂郑禹夏君邓玉美
-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职业教育
- 筛孔塔板漏液操作状态下气液两相流场的CFD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采用Eulerian两相流模型模拟计算了0.5m×0.5m矩形筛孔塔板漏液操作状态下气液两相流流场。本文用塔板漏液量来衡量模型准确性的标准,对比了模拟计算得到的漏液量和经验关联式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所建气液两相流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漏液状态下筛孔塔板气液两相流场。
- 孙玉春涂郑禹夏君宋翔
- 关键词:筛孔塔板漏液EULERIAN两相流场
- 甘油法合成环氧氯丙烷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文章研究建立了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反应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了高效的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陈超涂郑禹夏君
-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二氯丙醇甘油
- 天津市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分析天津市继续教育教学手段的现状,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手段,是促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本文阐述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特征和信息化教学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 柳琦涂郑禹夏君李磊
-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继续教育
- 二氯丙醇环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对以二氯丙醇环合反应生产环氧氯丙烷过程中所采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并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组分配比、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其中对于组分为BaK/γ-Al2O3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在焙烧温度为600℃、Ba∶K∶Al=4∶1∶10,反应温度为125℃时其催化活性最高.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产品进行表征,测得1,3-DCH转化率和ECH收率可达到80.03%和74.30%.同时采用红外光谱、NH3-TPD谱图、BET比表面和表面碱强度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 涂郑禹夏君张利峰李贤宇柳琦
- 关键词:催化剂固体超强碱环氧氯丙烷二氯丙醇
- 融冻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檀香挥发油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融冻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檀香挥发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檀香挥发油得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微波辐射时间、乙醇溶液的用量、乙醇浓度和蒸馏时间。最佳工艺为乙醇水溶液体积用量为原料量的1.2倍(体积比)、乙醇水溶液浓度80%、微波辐射时间20 s、蒸馏时间60 min。最后用SEM电镜扫描融冻微波辅助提取后的檀香木植物细胞,其形态干瘪证明内部成分已被有效提取。
- 桑红源涂郑禹夏君李红霞
-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
- 乙腈废液渗透汽化脱水过程工艺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对渗透汽化脱水过程处理医药行业乙腈废液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渗透汽化与精馏的耦合方式对乙腈废液脱水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对渗透汽化和精馏工序的工艺计算,得到相关工艺参数,即当进料量为100kg/h时,渗透汽化采用单板逐级串联操作,级数为31级,膜面积为12.4m2;在精馏工序中,理论塔板数为30块,预精馏塔最佳操作点回流比为0.5,进料塔板为11层,成品精馏塔最佳操作点回流比为3.0,进料塔板12层.此时乙腈成品水份含量≤0.01%,满足工业化生产最优标准.
- 涂郑禹夏君孙玉春柳琦
- 关键词:渗透汽化精馏
- 2-巯基苯并噻唑季铵盐型复配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015年
- 为减少工业水处理剂的污染问题,采用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通过巯基烷基化与水溶性的季铵基团结合,合成了3种带有季铵基团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并证实了它们的结构。缓蚀性能实验和杀菌实验表明氯化二甲基苄基[2-(2-苯并噻唑基硫代)乙基]铵的性能为最佳。
- 夏君涂郑禹孙玉春
- 关键词:2-巯基苯并噻唑季铵盐缓蚀性能杀菌性能
- 《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方法的应用探析
- 2010年
- 为突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基于岗位构建项目化课程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及过程性评价方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涂郑禹柳琦桑红源夏君
-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