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元芳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药学
  • 1篇丹参
  • 1篇丹参多酚酸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滴注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血脂
  • 1篇循证
  • 1篇循证评价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炎症
  • 1篇医院药学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周元芳
  • 5篇班立丽
  • 3篇邹顺
  • 2篇李莉
  • 2篇张明雄
  • 1篇程晓亮
  • 1篇周应秋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南药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肠内营养持续滴注和分次滴注腹泻风险的比较
2021年
通过对比持续滴注和分次滴注两种鼻饲流质的临床效果,探究并对比其腹泻风险。方法:本次研究观察起止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病例样本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期间需要鼻饲流质的104例患者,按照滴注方式不同将其均分后分别划分到持续组和分次组,每组各52例,分次组患者采用分次滴注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供给,持续组患者采用持续滴注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供给,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鼻饲结束后的营养指标水平。结果:持续组患者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5.77%、1.92%、7.69%,显著低于分次组的9.62%、11.54%、7.69%、17.31%;持续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分别为29.33±3.44(g/L)、210.42±35.66(mg/L)、96.62±20.19(g/L)、2.28±0.53(mg/dl),显著优于分次组的25.24±2.71(g/L)、183.77±23.91(mg/L)、85.48±15.09(g/L)、1.73±0.32(mg/dl),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选择肠内营养方式时,建议优先选择持续滴注法,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且利于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普春霞周应秋周元芳
关键词:肠内营养持续滴注
复方α-酮酸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早期DN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60例。C组患者给予基础对症治疗;A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口服复方α-酮酸片2.52 g,tid;B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口服复方α-酮酸片5.04 g,ti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白蛋白量(尿ALB)]、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并记录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血压指标、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尿ALB、HbA_1c、SB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B组显著低于A组,A组显著低于C组;A、C组患者的ALB、PA、Hb水平均显著下降,且B组显著高于A组,A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10.0%和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α-酮酸片能显著改善T2DM合并早期DN患者的肾功能,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水平并补充必需营养物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大剂量效果更优。
邹顺班立丽冯莉嵋张明雄周元芳
关键词:复方Α-酮酸片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安全性
辛伐他汀预防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的疗效及可能机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预防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的疗效并分析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某院通过保守治疗临床治愈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依据患者心肌梗死愈后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辛伐他汀)及对照组。治疗随访1年后分析疗效及可能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2例,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43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水平及FM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积1年心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16%,4/49 vs.25.58%,11/43;Log-rankΧ2=4.954,P=0.026)。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预防合并糖尿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可能与其调节血脂、血管功能及炎症反应有关。
邹顺冯莉嵋张明雄周元芳班立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辛伐他汀炎症血脂
利拉鲁肽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评价
2021年
目的对利拉鲁肽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儿童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循证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Cochrane、Embase、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关于利拉鲁肽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儿童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或RCTs;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分级,Revman 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分析总结利拉鲁肽超说明书用药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6篇,分别为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3篇RCT。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表明,在利拉鲁肽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血糖控制结局指标证据级别为极低级,体质量变化证据级别为中级和低级。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低血糖、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证据级别分别为中级、低级和极低级;利拉鲁肽用于妊娠糖尿病和儿童2型糖尿病的治疗证据级别为低级。结论利拉鲁肽治疗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的循证证据不足,获益有限。
李素琼程晓亮班立丽周元芳黄紫锐
关键词:利拉鲁肽循证医学1型糖尿病儿童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对比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总运动代谢当量、心绞痛诱发时间和ST段压低1 mm时间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运动代谢当量、心绞痛诱发时间和ST段压低1 mm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12.9%(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效果更好、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冯莉嵋周元芳李莉徐素仙邹顺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用于《医院药学》的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评价“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和2017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6级75名学生为传统课堂教学对照组,2017级69名学生为“雨课堂”混合式教学试验组,课后以问卷调查法和理论考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沟通技能、课堂氛围、团队协作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效果,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班立丽周元芳李莉李素琼黄紫锐周忠梅
关键词:医院药学
昆明地区药学本科实习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两所医学院校药学本科实习学生参与科研的影响因素与能力现状,为构建药学学生在实习阶段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医院实习的205名药学本科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习学生参与科研培养的态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能力提升需求等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调查表205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65%。药学本科实习生对参与科研态度积极,184名(95.83%)认为参与科研培训是必要的;药学本科实习生缺少参与科研相关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校期间未参加过科研相关知识或技能培训课程的有121名(63.02%),未参与过科研兴趣小组的有166名(86.46%);药学本科实习生认为参与科研课题的难点首先是没有机会参与的有79名(41.14%),急需提升循证文献/实验解读能力的有121名(63.02%)、提升基础实验能力的有54名(28.15%);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主动沟通交流偏少,学生在科研选题、论文撰写上需要指导教师帮助的有130名(67.71%)、112名(58.33%)。结论药学专业实习生参与科研综合能力需要得到提升;从未来药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应构建以培养创新性药学人才为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李素琼黄紫锐班立丽周元芳邹敏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