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全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3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盆腔和全下肢动脉3DCE-MRA检查,再利用后处理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组和三段对接,获得不同角度的全下肢血管树结构。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和后处理编辑,动脉血管显示清晰,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检查成功率98%。1例因病情较重,不能坚持平卧和静止不动,未能完成检查。结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全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可为临床诊断和处置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提供有用的影像信息。
- 张艺邓力刚靳二虎梁宇霆关伟
- 关键词: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
- 分段读出EPI与单次激发EPI在乳腺癌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图像质量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乳腺MR检查的乳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Rs-EPI-DWI和Ss-EPI-DWI两个序列扫描。由2名医师对图像病灶边缘锐利度(ESE)和几何变形程度(GDE)进行主观评价,并测量信噪比(SNR)、对比度、对比噪声比(CNR)、相对ADC值(r ADC)等。结果 Rs-EPI-DWI序列的ESE、GDE、CNR、r ADC与Ss-EPI-DWI序列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两序列的SNR和对比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癌检查中,Rs-EPI-DWI序列比Ss-EPI-DWI序列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
- 关伟张艺邓立刚韩丹李静杨正汉王振常尹红霞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乳腺癌ADC对比噪声比
- 单能量图像在腹部动脉血管增强中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能谱单能量图像在腹部增强扫描中动脉增强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使用GE CT750HD进行能谱(GSI)上腹部扫描的44例患者,重建A组60keV(44例)、B组70keV(44例)及C组(44例)混合能量140kVp图像。对比剂用量为350mgI/kg,测量三组腹主动脉、肝固有动脉和脾动脉的CT值、SD值,计算肝固有动脉CN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60keV单能量的CT值及肝固有动脉CNR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140kVp图像和70keV单能量图像比较,60keV单能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动脉血管的增强效果。
- 关伟张婷婷钟朝晖
- 关键词:动脉血管
- 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结合智能边缘校准技术对自由心率受试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受试者在自由心率状态下,评估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结合智能边缘校准技术(IBR)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扫描前不予服用任何降心率药物,扫描时不控制病人心率范围。使用GE HD750行冠状动脉CT扫描,其中20例使用前瞻性门控扫描,30例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剂用量为0. 8 ml/kg,后续0. 9%氯化钠溶液40 ml,流速5. 0 ml/s。根据重建方法的不同分A、B两组。A组图像采用SSF重建并结合IBR工具处理,B组图像采用标准算法(STD)重建,之后两组数据均进行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由两位高年资医师盲评,评价标准为Likert 5分标准,评分≥3分认为图像具有可靠性。基于冠状动脉的每段血管显示清晰度水平,对两组数据中可清晰显示的3分、4分及5分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体的比率进行评分。结果 SSF重建结合IBR工具处理后5分图像比率可达94. 2%;标准算法STD重建的5分图像比率仅为60. 7%。结论 SSF及IBR与标准算法比较能更好地提高自由心率受试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
- 关伟张婷婷李卫萍张晓洁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MRI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及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定位宫颈内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以手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评价术前MRI和分段诊断性刮宫对Ⅱ期、〉Ⅱ~Ⅳ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效能,分析MRI和分段诊刮诊断对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观察动脉期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强化特点。结果 MRI和分段诊刮对Ⅱ期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对〉Ⅱ~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56.25%(9/16)、97.80%(89/91)、91.59%(98/107)、81.81%(9/11)、92.71%(89/96)。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在动脉期形成清晰的分界面。结论 MRI术前评估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有较大价值,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在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强化差异形成的分界面有助于宫颈内口的定位,有助于MRI发现宫颈间质浸润。
- 刘明明梁宇霆张紫欣张艺关伟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 同、反相位与IDEAL-IQ脂肪定量的比较研究
- 目的 探讨同、反相位与IDEAL-IQ脂肪定量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同、反相位与IDEAL-IQ序列在GE3.0T 750w上脂肪定量分析.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脂肪肝患者30人,分别行MRI常规检查及同、反相位和IDE...
- 关伟
- MRI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普美显)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搜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普美显进行肝脏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42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39-72岁,平...
- 张艺靳二虎韩丹邓力刚关伟
- 关键词:动态增强MRI肝脏结节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