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盼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球形
  • 2篇球形活性炭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沥青
  • 2篇活性炭
  • 2篇负极
  • 1篇蛋白
  • 1篇低浓度
  • 1篇乙烯
  • 1篇乙烯树脂
  • 1篇溶菌酶
  • 1篇石油沥青
  • 1篇树脂
  • 1篇球蛋白

机构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余盼
  • 3篇梁晓怿
  • 3篇冯秀文
  • 1篇顾钧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电源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低浓度丙酮的吸附被引量:2
2016年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凝胶型聚苯乙烯树脂球,经磺化、炭化、水蒸气活化,得到聚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PACSs)。通过氮气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对球形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探究其对低浓度丙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球形活性炭的孔结构可以通过控制活化时间来调控,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比表面积在789~2 022 m^2/g内可调,而微孔孔容所占比例(V_(micro)/V_t)和比表面积所占比例(S_(micro)/S_(BET))则随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活化时间为1 h时,球形活性炭对丙酮具有最大吸附量。同时,孔径在0.4~0.5 nm的超微孔孔容是低浓度丙酮气体饱和吸附量的决定因素。
杨全俊梁晓怿冯秀文余盼
关键词:球形活性炭聚苯乙烯树脂孔结构
沥青基球形硬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以石油沥青为原料,采用悬浮加热法分别制备了颗粒状和球状硬炭。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CO_2吸附测试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从1 000℃升高到1 400℃,球状硬炭材料的CO_2吸附比表面积、孔容和充放电比容量逐渐减小,而首次库仑效率逐渐升高。在电流密度为37.2 mA/g下循环100次后球状硬炭的体积容量比颗粒状硬炭高出17.7%,且球形硬炭的电阻更小,在电流密度为1 860 mA/g时的比容量为103.3 mAh/g。
余盼梁晓怿杨全俊冯秀文
关键词:负极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石油沥青基球形硬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通常以石墨作为负极,但因有限的循环寿命以及潜在的安全问题,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硬炭材料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嵌锂电位高、安全可靠,并且具有利于Li+进出的微晶结构,是一种优...
余盼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球形活性炭对溶菌酶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制备了4种球形活性炭,利用溶菌酶模拟中分子尿毒症毒素β_2-微球蛋白,测定了球形活性炭对溶菌酶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以及2 h吸附率,从而推测其对β2-微球蛋白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结果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球形活性炭的中孔比表面积越大,对溶菌酶的吸附量越大。2 h内,4种球形活性炭对溶菌酶的吸附率均达到72%以上(最高可达86.9%),表明其对溶菌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由此推测其对β_2-微球蛋白也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冯秀文梁晓怿顾钧杨全俊余盼
关键词:球形活性炭溶菌酶Β2-微球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