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峦

作品数:2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虚拟经济
  • 1篇支农
  • 1篇索罗模型
  • 1篇农户
  • 1篇农户调查
  • 1篇农信社
  • 1篇农信社改革
  • 1篇面板数据
  • 1篇金融
  • 1篇金融支农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经济增长理论
  • 1篇户调
  • 1篇广义虚拟经济
  • 1篇倍差法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2篇赵峦
  • 1篇孙文凯
  • 1篇宋可为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金融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农信社改革对改善金融支农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全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的倍差法分析被引量:44
2010年
农信社改革改善金融支农功能有两项目标,一是提高农信社对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农户的贷款覆盖面;二是减少非商业化导向的农户贷款,解决利用金融手段履行财政职能的问题。本文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倍差法,通过研究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对于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获得的影响,分析上述两项目标是否达到。2003~2006年,年内获得农信社贷款的农户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改革后农信社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反而在减少。倍差法分析表明,无论第一批还是第二批省份农信社改革试点,都没有显著促进农户信贷的总体覆盖面。其中,改革引致贫困村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下降,农信社将信贷资源选择性配给到贫困村的问题有所缓解。对于非贫困村农户,第一批试点省份改革仅改善了以农业为主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第二批试点省份改革则对各类农户贷款获得都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上一轮农信社改革减弱了金融财政化问题,但并未更好满足农户有效信贷需求。
赵峦孙文凯
关键词:倍差法
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理论被引量:14
2009年
索罗模型提出长期经济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与知识创新,而20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并不总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林左鸣研究理论的观点,广义虚拟经济因素在新经济时代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改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加入了广义虚拟经济因素。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出改进的经济增长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经济增长的特征。
宋可为赵峦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索罗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