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思远
-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涉及石油天然气地质实验技术。该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自动进液系统和渗滤系统;渗滤系统包括渗水坩埚;自动进液系统包括:进液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进...
- 宁传祥姜振学苏思远陈委涛李廷微黄何鑫熊添
- 沾化凹陷陆相页岩油富集评价指标研究
- 以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和三段为例,对样品进行实验分析,通过两种不同的含油饱和度指数OS工与H工S各自的优缺点做对比分析,来研究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的富集条件评价指标.结果表明:HS工较OS工可以更...
- 苏思远姜振学陈委涛黄璞姜伟佳宁传祥
- 关键词:储层物性评价指标
- 沾化凹陷低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0年
- 利用扫描电镜、索氏抽提、气体吸附、核磁共振(含离心)等实验手段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展开研究,以明确泥页岩储层特征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构造缝和层理缝等储集空间。以50 nm和2μm为界,不同岩相页岩的核磁共振孔径分布曲线均具明显的三段式特征。孔径小于50 nm的孔体积主要由方解石溶蚀孔提供,孔径介于50 nm^2μm的孔体积由粒间孔提供,孔径>2μm孔缝的孔体积由层理缝和构造缝提供。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共同控制了页岩油的可动性。页岩油可动性差,可动油饱和度平均仅为21.50%,可动油主要赋存在大孔隙(孔径>50 nm)中,小孔隙(孔径<50 nm)中以束缚油为主,页岩油的临界流动孔径约为50 nm。大孔隙不仅可以提供页岩油储集空间,也有利于页岩油的流动;小孔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差的连通性,不利于页岩油流动。矿物组构宏观上影响了页岩油的可动性,方解石含量增加可以提高页岩的脆性,利于裂缝的形成,对页岩油渗流具有积极意义;黏土矿物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堵塞孔喉,不利于页岩油的流动。层理构造不仅利于层理缝等储集空间的发育,也改善了页岩孔隙的连通性,有利于页岩油的流动。
- 姜振学李廷微宫厚健姜涛常佳琦宁传祥苏思远陈委涛
- 关键词:沾化凹陷孔隙结构可动性
- 用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定量评价储层孔隙连通性——以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为例被引量:40
- 2017年
- 孔隙连通性是致密储层有效性评价的关键.为了定量评价致密储层孔隙连通性,文中分析了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所反映的孔隙空间的差异,以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致密储层孔隙连通性的方法,并用自发渗吸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选取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典型泥页岩样品为例,对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孔径分布呈三段式.0~50nm孔体积占总孔隙体积比例平均为66.2%,是泥页岩主要的储集空间;50nm^2μm和大于2μm分别为16.6%和17.2%,二者发育情况相当,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及运移通道.孔隙连通受控于孔隙尺度及层理发育情况.孔隙尺度越大,其连接到运移通道的概率就越大,孔隙连通性越好;层理的发育一方面提高了大孔隙孔体积;另一方面改善了不同尺度孔隙的连通性.
- 宁传祥姜振学高之业李政朱日房苏思远李廷微王智黄睿哲陈磊
- 关键词:核磁共振孔径分布
- 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页岩储层以微-纳米孔隙和裂缝作为页岩油气的赋存空间,对其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明确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的关键,而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存在巨大的差异。为此,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高压压汞分析和索氏抽提等方法,以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和川东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为典型实例,深入分析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单体内部并未发育密集分布且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隙,具有极大孔体积的宏孔更为发育,能够为游离烃赋存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控制着页岩油的富集。而川东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单体内部密集发育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隙,具有极大比表面积的微孔最为发育,能够为吸附烃赋存提供足够的比表面,控制着页岩气的富集。
- 李廷微姜振学姜振学宋国奇李政朱日房苏思远宁传祥王智薛子鑫
- 关键词:陆相海相孔隙结构
- 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涉及石油天然气地质实验技术。该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自动进液系统和渗滤系统;渗滤系统包括渗水坩埚;自动进液系统包括:进液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
- 宁传祥姜振学苏思远陈委涛李廷微黄何鑫熊添
- 低孔渗储层饱和度模型应用效果对比
- 2013年
- 低孔渗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其饱和度评价一直是测井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研究大庆朝-长地区F油层组储层物性、泥质体积分数、孔隙等,得出该地区F油层组储层具有孔渗低、泥质含量高、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的储层特征。针对该区储层特征,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建立有效介质导电模型,并给出改进印度尼西亚方程和改进DOLL方程。分析三种模型及阿尔奇方程的理论特点,并用以计算三口密闭取心井的含水饱和度。对比结果表明,有效介质导电模型考虑因素全,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平均相对误差低,适合低孔渗泥质砂岩储层的含油气饱和度评价。
- 宋延杰苏思远王楠王晓勇
- 关键词:束缚水饱和度
- 页岩油富集临界条件及有利区预测——以沾化凹陷为例
- 我国页岩油主要分布在准噶尔、松辽、鄂尔多斯、四川、渤海湾等五个主要盆地。据估算主要盆地可采页岩油资源量大约为30×10860×108t,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常规油藏相比,页岩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具有低孔超低渗的特点。这...
- 苏思远
- 关键词:沾化凹陷页岩油
- 泥页岩核磁共振T2谱换算孔隙半径方法被引量:23
- 2016年
- 核磁共振T_2谱和压汞法毛管力曲线都是储层孔隙发育特征的数据表现。理论上,核磁共振T_2谱能够依据压汞毛管力曲线准确地转换为储层孔径分布图;但对于泥页岩储层来说,二者所反映的孔隙信息有所不同。通过比对二者形态的异同,发现二者在表征微裂缝时有差别,提出一种考虑泥页岩裂缝的方法用以确定T_2弛豫时间和孔隙半径r之间的转换关系。应用此种方法对典型样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泥页岩核磁共振T_2谱进行孔隙半径转换精度有很大提高。
- 宁传祥姜振学苏思远李廷微陈委涛陈磊王智
- 关键词:泥页岩T2分布孔径分布
- 沾化凹陷页岩油富集机理研究
- 苏思远姜振学单玄龙